孙子兵法——谋攻第三

2023-07-05  本文已影响0人  林畅是个小太阳

【原文】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译文】孙子说:

因此,百战百胜,并非好的用兵策略中最好的,不交战而使敌屈服,才是用兵策略中最好的。

【原文】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

【译文】

攻城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采取的(办法)。为了攻城,修造望楼车、车,准备各种攻城器械,三个月才能完成;堆积攻城的土丘,又需三个月才能完成。这时,将帅们已焦躁忿怒异常了,驱赶着士兵像蚂蚁一样去爬城,士卒伤亡三分之一而城还不能攻下,这便是攻城的灾害啊!

【原文】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译文】因此,善于用兵的人,使敌军屈服而不用野战交兵的办法,夺取敌城不用蚁附攻城的办法,消灭敌国而不采用长久用兵的办法。一定本着不诉诸兵刃就使敌完整地屈服的原则争横天下,做到军队不受挫而胜利可全得,这便是谋攻的原则。

【原文】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译文】根据用兵规律:

小股兵力如果顽固硬拼,就会被强大的对方俘获。

原文】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

【译文】将帅,是国君的辅佐。辅佐得周密,国家就强盛;辅佐有疏漏,国家必然衰弱。

【原文】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

【译文】君主对军队造成危害的情况有三个方面:

如果三军将士既迷惑又疑虑,诸侯乘机起而攻之的灾难就到来了。

这就叫自乱其军而丧失了胜利。

【原文】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译文】预测胜负有五条:

这五条就是预知胜负的途径。

【原文】故曰: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译文】因此,可以说:了解对方也了解自己的,百战不败;不了解对方而了解自己的,胜负各半;不了解对方,也不了解自己的,每战必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