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婚姻育儿成长励志

陪女儿走过的一年级

2019-07-04  本文已影响20人  我的第二课堂

看到班主任在群里发出一个分享家庭教育经验给一年级新生家长的邀请,触发了我“复盘”一年来陪伴女儿走过一年级生活的心历路程的这个想法。就这样一气呵成了今天的这篇随笔文章,算不上是什么成功的经验。

我是怎么做到在爱与“不爱”的挣扎中走过这挑战性的一年呢?虽然说女儿不是特别的优秀,但也不差。我给自己这一年来当的家长表现打个70分吧,刚刚超出及格线,哈哈!

可以说我是超级有底气地相信集合了我与先生的优秀基因的女儿,怎么学都不会差到哪儿去,所以常常会开玩笑地告诉她说,“你是遗传了爸爸妈妈最优秀的基因而出生的,你爹妈都很优秀,所以你也一定会很聪明的,只要你认真学习就一定会考好!”这样的话说多了,连她妹妹也会帮着搭腔“姐姐,我们是游泳冠军,才有机会从妈妈的肚子里生出来哦!”

哈哈,父母的底气是给孩子最大的信任和支持力量,而这样的积极语言暗示也让孩子相信她是有优良的基因基础的,不会为自己的成绩不好而找先天因素的借口。而我也始终相信人类进化发展至今,已经不需要再比谁更聪明,现在的孩子都不笨,真正要比的是谁的父母更懂得用心陪伴孩子成长,谁能更有智慧地激发出孩子的内在潜能优势和个性特质。

这于我来说也是一个很艰苦的工作任务,家庭教育工作一点也不比职场上的工作来得更简单轻松。职场处理的是事情,而家庭教育则是要处理情感情绪问题更多一些。

都说“家不是讲道理的地方”,但带着代代传递下来的“原生家庭”的影响,表达自己的情感情绪需要我们练习;表达对孩子的信任、鼓励、欣赏需要练习;对孩子的爱与包容和规则界限的设立之间的平衡艺术也需要练习;觉察问题出现时是我们家长自己的焦虑、意愿强加给孩子,还是孩子的行为本身有问题,这也需要练习。

还有更要命的是面对老师的点名批评,心生愤怒情绪,此时如何先照顾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再转化成我们家长自己的语言传递给孩子,起到教育的目的和效果,这也需要练习;甚至是我们自己家庭内部成员之间不同的教育理念和管教方式冲突,要如何协调沟通达成一致意见,这更需要练习。

总结起来说,其实在家庭教育中,我们家长自己要处理的问题远比孩子的问题要多些。而我们的误区往往是把着力点放在了孩子身上,寻求各种“妙方”来解决“孩子的问题”。但最后都感觉问题比方法多,而且随着孩子的成长,不断会有新问题冒出来,一山更比一山高。

其实,孩子本身的行为问题无非就是专注力不够,自信心不足,知识理解吸收慢,写作业速度快不起来等几个问题,而网上也有很多的方法技巧可以搜索到。但是,于我自身来说这些方法只会增加我的焦虑,因为方法很好,但我做不到!!!方法再多,情绪上来的时候,骂几句是最直接的反映,至于那些方法和技巧此刻都是屁话一堆了。

最深刻的体会就是:这是当父母的心性修炼啊!心态没调整好,永远觉得她是个“问题孩子”。

当然,这一年里,我对孩子发火的时候也不在少数,当她“Z”"C"分不清,忘了前鼻音后鼻音的差别的时候,一个字擦了三遍又写三遍的时候,摸着尺子橡皮半天才写出一个字的时候,我那被一触即发的怒火迸发出来,连自己都被吓到了,此刻的形象在镜子里会是什么样的?我也很讨厌这个时候的自己,过后也很后悔自责“不该对孩子发那么大的火!”

我也一次又一次地练习在内心的小宇宙爆发的前一秒hold住自己的情绪,深呼吸,深呼吸,再深呼吸…“我生的,我生的…”“我当初在她这个年纪也没比她好多少,不能要求太高”“我第一遍学的时候也不懂,到期末复习就都懂了”“我也没每次都做对,我也粗心的很,我也偶尔会偷懒”“现在孩子学习节奏太快,孩子也挺不容易”……

哈哈,多些这样的同理心换位感受下,就不对孩子要求那么高了,然后才慢慢做到现在流行的那个叫“温柔而坚定”地跟孩子说话。一次又一次提醒自己先处理好亲子关系,再来教育孩子。

我也尝试在鸡飞狗跳的作业战场结束后,睡前向孩子道歉,“妈妈刚才对你那么凶,你会害怕吗?对不起啊,妈妈对你吼,是妈妈不好,让妈妈抱抱……”

但这样的情景发生多了,自己也很无力,咋懂那么多道理,却还是做不到心平气和地引导孩子,尊重孩子的节奏和特性呢!真做不到无条件地爱孩子,接纳孩子,所以只能安慰自己说:“带着觉知,看见自己面对孩子时的不知所措,气急败坏,给自己点时间调整习惯性的情绪反映……毕竟我也是当了妈妈之后才学会发脾气的,才发觉原来我内心积压了那么多的愤怒情绪,被孩子一点就燃……”

每每这个时候就更感激孩子帮助我变得更真实,帮助我实现心灵的蜕变成长。偶尔也会开玩笑地问她,“妈妈那么凶,你是不是很讨厌妈妈呀?要不要换一个妈妈?”她总是笑嘻嘻地快速回答我,“妈妈是世界上最好的妈妈!”

贴心小棉袄的话总能让我的眼睛流汗,孩子对我的包容和爱有时比我对她的还多。我都做不到那么快速地从一个不愉快的情绪中走出来,她却无论我怎么对她,都总能事情结束情绪也消失。

回首这一年来,我陪着孩子学习成长,孩子陪着我成长为一个更笃定确信的家长。我依然在摸索着如何做才能更好地为孩子的成长创造条件,如何做好我自己才能给孩子的成长做好模仿的榜样。

最后分享几个我在陪孩子成长过程中常常会问自己,提醒自己不忘初心的问题:

1.我想培养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2.十几年后,社会需要拥有哪些能力的人才?

3.我的孩子有哪些特质和优势?

4.我希望我的孩子未来过着什么样品质的生活?

不妨带着这些问题边陪着孩子成长,边去观察、探索、反思,作为孩子的父母,我们要如何做的更好一些。

祝愿每一位父母都能不忘初心,用爱陪伴孩子成长,也成长自己,成就幸福的家庭!

PS:推荐一本我正在看的书籍《陪一颗心长大》,作者:黄士钧、黄锦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陪一颗心长大 孩子

我是全球华人心灵阅读社群——方糖读书会®️带领人,全球编号FT00161,中国厦门集美区

方糖读书会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