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

你以为的“治愈”,才是最深的伤害!

2020-01-03  本文已影响0人  方雅性格完善_

01、这些都是伴随我一生的阴影……

前几天大学同学聚会吃火锅,现场热热闹闹,气氛俱佳。

我拿羊肉的时候,手一滑整个盘子都摔在地上砸的粉碎。

我顿时吓得脸上发青,手脚冰凉,心跳越来越快,整个人无助到彷徨。直到朋友拉住我的手,问我:“怎么了?是不是不舒服?”我才回过神来。

冷静下来我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站在原地等,原来,我在等着像小时候一样挨骂。

看着朋友们充满疑惑而担心的脸,我终于意识到自己已经长大了,再也不会因为打碎一个碗或者盘子而挨骂。

那一刻,我突然觉得格外委屈,什么都不管,只想不顾一切的大哭一顿。

我什么都没说,低着头进了卫生间,刚刚关上门,眼泪就落了下来。

从小到大,我经历过无数个被指责的瞬间。

把水洒在地上,饭粒落在桌子上,油滴在衣服上……这些看似平淡的小事,却成为了我骨子里最深刻的恐惧。

童年的恐惧几乎伴随了我的前半生,并在成年之后造成了持续的影响。

工作里我害怕承担任何责任,拼命的努力,只为了不搞砸任何一件小事。我努力的生活,忽略自己的感受,因为我知道,无论如何都不会有人关心我内心真实的想法。

很多年里,我把自己关在一个“应该”的框子里,时时刻刻要求自己达到别人的肯定,一直做身边人认为对的事,从来不在乎自己是不是舒服。

后来,这些童年阴影以更深刻的方式影响着我。

我像是一个孤魂,游离于这个世界。

那些在童年经历过的创伤,仿佛成为一种烙印,刻在我的骨子里,让我的成长彻底停滞。无数次,那种被人抛弃的恐惧感和犯错之后的慌乱感,会莫名的包围着我。

可是,在这个过程中,我却疯狂的迷恋于一切患得患失的感觉,我始终用尽全力,弥补着那些儿时什么都抓不住的遗憾。

02、我以为的“治愈”,如何变成深刻的伤害?

父母以及幼时的环境,会直接打破一个人的安全感,给孩子带来真实性的伤害。

从孩子降生开始,父母对于子女满怀着愿景。

两代人的相处,随着父母倾注的心血,会给孩子身上投射一部分父母的期待,一旦孩子无法达成这种期待,孩子就要承受父母的指责和埋怨,渐渐的,孩子身上最原始的价值在无形中被剥夺。

亲密关系中的创伤很容易伴随孩子的一生,这将直接影响孩子对于这个世界和周围人际关系的看法。

幼时养育环境及养育者情绪的不稳定,会让孩子在幼时,不断产生一种“被抛弃”的感受,孩子长期处于一种被抛弃的状态中,使得自己对于周围人际关系建立的情感连接,变得十分敏感。

于是,为了保护自己,孩子只能藏在自己的世界,刻意保持着自己与周围人的距离。

有些人在成年之后,会产生“回避型”的情感模式,他们在亲密关系中,需要时常保持一种疏离的状态才会觉得安全,一旦爱人想要靠近,他们便会开启自我保护机制,本能的后退。

而有些人,会产生“焦虑型”的情感模式,这些人一旦陷入亲密关系,永远无法得到稳定而持久的情感连接,他们总会怀疑自己会“被抛弃”,并因此产生焦虑。他们一边充满压力,一边却又享受着和爱人若即若离的感受,在不断的“放弃与挽回”中,找寻被爱的感受。

无论是哪种情感模式,这些人在内心深处,始终无法坦然的面对自己真实的感受,并因此产生一种强烈的羞耻感。为了避免依赖,很多人只能选择把自己放在厚重的壳里,小心翼翼的维护着内心的脆弱。

03、被伤害的记忆那么深,我该如何找寻幸福?

随着成长,很多“创伤性”的记忆已经被我们选择性遗忘。可是,这些记忆其实是被埋在了潜意识里,让我们的内心始终被痛苦所包包围。

那些遭受过创伤记忆的人,即使是成年之后,一旦遭遇和童年相似的情景,就会重新触发记忆,以“不良的情绪”应对现实中问题,长期影响之下,便很难建立一段稳定的亲密关系。

康复导师表示,想要解决这个问题,自己首先要接纳曾经受到过的“记忆创伤承认段不愉快经历的存在,而不是否认或者逃避的态度来面对。通过康复导师的帮助,来访者可以在潜意识里重新建立一个内在连接,以一个成年人的身份保护幼年的自己,并相信自己所有的情感需求都值得被保护。

对于很多幼年受过情感创伤的来访者,他们需要的不过是回到当初,接受来自父母一个亲密的拥抱和一句鼓励。身心统合疗法会帮助这些来访者,深入潜意识,改写记忆,从而做到阻断创伤,帮助来访者与家人形成一段新的亲密模式。

请与过去真心和解,放下那个曾经受伤的自己,请相信,你值得被爱……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