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出生命的意义》

2017-09-12  本文已影响0人  谁的梦想在路上

昨天晚上和上海筹备团队一起吃饭,席间LK讲到他父亲的去世对他的打击和影响。LK是一个十分成功的商人,然而,他父亲在他38岁的时候就去世了,死于洞庭湖区血吸虫病引起的肝硬化。“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他说:“父亲死时只有67岁,未到中国人平均寿命,对我的打击非常大,思考人生活着的意义……”

我和他有相似的经历,我的父亲也是2011年去世的,那个时候他82岁。照父亲的年龄来看,我的人生也已过了大半。清晰地记得在父母均已离去不久的一个晚上,我感到有些累,胸闷,心慌,第一次脑子里闪现出这样的想法:万一今晚睡下去,半夜突发心脏骤停,也许就看不到明天的太阳,儿子也将独自面对今后的人生。巨大的恐惧,让我不敢往下细想。那是我第一次对死亡感到恐惧,仔细分析,其实是对自我价值的怀疑,是对自己终将一事无成度过此生的一种恐慌。

回想父母的一生,时常为他们感到不值。现在,我的儿子即将长大,非常懂事且努力。但是我不愿意像妈妈那样,以儿子的成就慰藉自己的无价值感。就在这中年迷茫的时候,我读到了这本书——《活出生命的意义》。

这本书的作者是存在主义心理学家弗兰克尔,他是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幸存者。他用自己在集中营中的极端经历和深刻体悟总结出“意义疗法”,战后帮助了许多病人,让人由衷佩服。

作者提出“存在之空虚”,内心空虚的人因为找不到存在感,所以对周围事物提不起任何兴趣。他说,人不应该问他的生命的意义是什么,而必须承认是生命向他提出的问题。生命对每个人都提出了问题,必须通过对自己生命的理解来回答这一提问。意义疗法提出,人们可以用三种不同的方式来发现生命之意义:1,通过创立某项工作或从事某种事业,2,通过体验某种事情(真善美),或面对某个人(爱),3,在忍受不可避免的苦难时采取某种态度——虽然人不必承受可以避免的苦难,但是,陀思妥耶夫斯基说过:“我只害怕一样——那就是配不上我所受的痛苦”。

在集中营里弗兰克尔悟到:有一样东西,你是不能从人的手中夺去的,那就是最宝贵的自由,人们一直拥有在任何环境中选择自己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自由。

这些观点,深深打动了我,使我认真思考“选择”“意义”等人生命题。在这个世界上,有的人选择做自己感兴趣的喜爱的事,而乐此不疲;有的人选择努力多赚钱,为了家人更好的生活;有的人选择荆棘丛生之路,为了这个世界变得更好;也有的人,选择一生帮助他人。而我的生命的意义呢?前半生为了父母家人,为了孩子。后半生,我要听从自己内心的召唤,真正活出自己生命的价值。

《活出生命的意义》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