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梁庄记》那些背井离乡的人
大家好,我是鲸落,一个喜欢读书,正行走在写作路上的普通人,今天是我连续更新的第192天了。
看完了梁鸿老师的《出梁庄记》,感触很深。这是一本非虚构文学,是讲述的梁庄那些背井离乡外出打工的父老乡亲们的生活状态。也是那个时代无数个外出打工者的缩影。我的家庭也是这滚滚洪流中不起眼的一个。
本书从一个村中流浪汉的死亡开始,到一个99岁村中老人的离世结束。中间讲述了数十名分散在全国各地的乡亲们的打工经历和现在的生活状况。
他们有一直在不正规的工厂打工的、有辗转了数地也没有混出样子的、有好不容易混出样子,却没有帮衬兄弟姐妹的千万富翁、也有因为工作原因,得慢性病而去世的、也有一个家族互相帮衬过上好日子的。等等等等。
这是一个时代中不起眼的一个群体,他们被称作外来打工者,农民工,盲流等。
虽然可能在一个地方打工了20年,但是却在当地找不到归属感,一直都是存在着隐隐约约的隔阂,融入不进去,也不想融入进去。
他们没受过多少教育,只能抱团生存,出死力气,对生活的想象,也只是自己努力挣钱,让孩子上学,不再重复他们的生活。
’有些人走出了他的身份限制,有些人却一辈子被困在这个身份中。
他们自己对自己的生活质量要求不高,一切好的东西,都留给孩子。但是他们却和自己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很少,大部分只能交给家里的老人照顾。
可是交给老人照顾,孩子会和自己不亲热,因为可能两三年才会回家一趟。他们在孩子的生命中是缺席的。
而有些孩子却会发生一些意外,不学习,上网打架,都算是情况好的。
溺水,走上犯罪的道路,或者是被村里的人伤害。这些都是问题。
他们渴望着落叶归根,但在家乡却找不到那些熟悉的事物了。
一直游离在故乡和城市之间。
这是一代外出打工者的历史,包含了他们的喜怒哀乐,还有悲欢离合。
我就是在这样的家庭的长大,我父母就是八几年的时候外出的,我以前从没问过他们那时候的遭遇,但是通过这本书,我能简单理解一下他们那个时候的事情了。
现代社会,正在从宗族模式过渡到个人小家庭的模式,以前的那些大家族一起生活的情况,还有什么事都先找亲戚帮忙的情况,已经不是那么明显了。当然,我说的事我自己的感受,家族凝聚力强的氏族,肯定还是存在的。
看完之后,久久没有从书中的描写走出来,刷了一个小时的视频才写下的这篇文章。
感觉很难说,用沉重来表达吧。
准备去看看纪录片回复一下状态了。
大家晚安。
早起141/365
日更192/365
运动192/365
八部金刚功180/365
我是鲸落,一个行走在读书写作路上,拥有两只猫的男人,希望能和大家一起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