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问西东》: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昨晚和朋友一起去电影院看了颇受好评的《无问西东》。
其实在进电影院看这部电影之前,我前几天在手机里看过枪版的,大概看了三分之一。在我犹豫要不要去电影院继续看它时,朋友执意要求我陪他去看这部电影,我也就恭敬不如从命了。趁此机会感受一下手机观影和电影院观影的差别。
虽说前部分桥段于我没有什么惊喜,一切尽在预料之中,我起先嘚瑟着让朋友猜情节,卖弄我的“先见之明”。但后来竟变成我一个人的电影,看着看着不停地抹眼泪,我从来没有这么严肃认真地看过一部电影。
我个人觉得这部电影的艺术造诣很高,无论是文学性、审美性还是思想性超出了同期电影《芳华》《前任3》不止是一点点。可以说,它的叙事风格、思想深度以及文学意蕴创华语电影先河,像一面鲜艳的旗帜立上心头。
《无问西东》用以纪念清华大学的百年校庆而拍摄的,取名也是来自清华大学的校训“立德立言你,无问西东”。故事以时间倒序的方式跨越了近百年,从现代时期到1962年文革前夕,再到1938年,最后追溯到民国时期1923年,以“追求本心,无问西东”为线将四个不同时期的清华大学生的青春故事串成了一部宏大的中国近现代史。其间既有对个体生命的探索,也有儿女情长,也有家仇国恨。
我按照时间的顺序来重温一下故事的脉络。
先从民国时期1923年说起,以清华大学的学生吴岭澜为主角,以他到底是读文还是读实科为矛盾点,讲述一个人应该遵从自己的内心,对自己真实,不应该盲目地繁忙而失去自我。
吴岭澜的一句话道出了古往今来青年学子内心常有的一种迷茫,“我只知道啊,在这个年纪读书、学习都是对的。我何用管我学什么,每天把自己交给书本就有种踏实。”
而校长梅贻琦可谓是一语惊醒梦中人,“把自己交给繁忙,得到的是踏实,却不是真实。什么是真实: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做什么和谁在一起,有一种从心灵深处漫溢出的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
最后在泰戈尔来清华大学的一次演讲中,吴岭澜找到了自己的初心。
这段故事给人思想上的启迪上升到一个哲学的高度,台词的文学性也意蕴悠长,画面和音乐的美感给人无限的遐想。
第二段故事是1938年的昆明,因为1937年日军占领了北平,清华大学不得辗转到昆明,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合并为“西南联合大学”,故事以“三门五将”之后学生沈光耀为主角讲述的是一个青年学生在面对国家山河破碎时,怎么在家和国之间做选择,也是在生和死上做选择。而上段故事的主角吴岭澜就是沈光耀的老师。
沈光耀在西南联大度过了一段短暂而美好的校园生活,但随着日军的步步紧逼,西南联大未能幸免于难,此时已是生灵涂炭,哀鸿遍野。在他亲眼目睹一个个同胞在战争中罹难以及老师吴岭澜的启发下,他义无反顾地报名参加了美国飞虎队招募飞行员计划,并成为一名出色的飞行员。善良的他在飞行员演习期间,用一己之力救济了我们贫困地区的小孩,缓解了饿殍遍野的惨状,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下一段故事的主角陈鹏就是他救助的孩子之一。最终他在一次战斗中光荣地牺牲了。
我始终忘不了他刚来西南联大时明亮而又浅浅的笑容,忘不了他给孩子们扔下食物时幸福而又满足的笑容,更忘不了他在飞机坠毁那一刻骄傲而无畏的笑容,只是一句“妈,我对不起你”痛彻心扉。他的那本笔记本和沈妈妈的莲蓉桂子汤让人不禁泪流满面。
这段故事里,细节刻画得很好,人物烘托得栩栩如生,可以说,沈光耀这个角色是整部电影中最高光的部分。唯一的缺憾是老师吴岭澜和他的联系笔墨太少,关系和影响显得单薄。
第三段故事是发生在文革前夕1962年的北京,以王敏佳、陈鹏、李想三个高中同学为主角,先是三人演绎了一段散发着青春浪漫气息的三角恋情,后残酷的社会政治变革改变了他们三人的命运。幸运的是,在这次洗礼中,大家各得始终。陷于两难的王敏佳知道了谁是真心爱她,并勇敢追寻自己所爱。陈鹏赢得到了王敏佳的心。李想在爱情和理想面前,选择了理想,并最终在陈鹏“逝者已逝,生者如斯。好好珍惜后来的人”的点拨下,他为了救一对战友夫妇,将自己所有的粮食留给了他们,独自在雪地里寻找搜索队,找到搜索队并告知他们夫妇的位置后,自己永远倒在了雪地里,再也没醒过来。
这段故事前后色调对比强烈,前面是朝气蓬勃,后面是凄惨寥落,可见政治动荡对人的戕害之深之广。另外哲理性比较强,人只有失去过,才知道什么最可贵。所幸的是,王敏佳活过来了,他们还有机会珍惜彼此。虽然故事没有交代最后两人会不会走到一起,但是我们知道他们会走到一起的。
故事四是以李想在雪漠荒原中解救的一对夫妇的儿子张果果为主角,表现了现代人的迷离和失落。
他是广告公司的一名普通职员,过着昏昏庸庸、尔虞我诈的职场生活,每天在噩梦中醒来,又在噩梦中遗忘,看起来并不快乐。
善良的他救济了四胞胎,在他以为这一家人要纠缠着他,讹他的时候,发现那一家人原来只想给他送四只手工做的毛笔以表谢意,最后的他放下了世俗的成见,保持初心。工作上,不再参与职场上的尔虞我诈,因为他知道自己和别人不一样。生活上,主动关心四胞胎,将自己所感所悟传说给四胞胎听。
“看到和听到的,经常令你们沮丧,世俗是这样强大,强大到生不出改变它们的念头。可是如果有机会提前了解了你们的人生,知道青春也不过只有这些日子,不知你们是否还会在意,那些世俗让你们在意的事情,比如占有多少,才更荣耀,拥有什么,才能被爱。
等你们长大,你们因绿芽冒出土地而喜悦,会对出生的朝阳欢呼雀跃,也会给别人善意和温暖,但是却会在赞美别的生命的同时,常常,甚至永远忘了自己的珍贵。
愿你在被打击时,记起你的珍贵,抵抗恶意;愿你在迷茫时,坚信你的珍贵,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
这段故事将现代人不快乐的精神状态渲染得淋漓尽致,大多数的我们被世俗所蒙蔽,就像无根的浮萍行走在这个世界上,浑浑噩噩不知所归。如果我们知道青春也不过只有那些日子,前人们一个个都活出了本真,你还会小心翼翼地过活吗?
我知道关于“真实做自己”的故事没有尽头,将生生不息,它将由张果果传承到下一代,乃至下下一代。这也是清华大学所要传递给我们的信念。
最后一幕幕展示所叙之人都是历史上的真人,让人肃然起敬。我情不自禁走到前排,一一瞻望那些熟悉的名字和他们所作出的伟大贡献,久久不肯离去。
到此全戏已达到了高潮,也接近了尾声。
整部电影的叙事方式很独特,四个时期不断地交织流转,增强了故事的张力,节奏感很强,发人深省。细节描写细腻动人,人物刻画得惟妙惟肖,画面更是给人一种久违的真实感和美感,宏大之处人如沧海之一粟,细微之处人又可歌可泣。文学美和哲思美将电影提升到一个集艺术与文学于一身的完美典范。当然,张震、章子怡、王力宏、陈楚生、黄晓明等众多实力派演员的演技可圈可点。
其中王力宏坚持不用替身的敬业精神和精彩的表现值得敬佩。另外电影团队为筹备影片,在14个月里以逾百万字文字资料、近11万张图像照片为参考,力求每一个细节有据可考的专业精神也值得电影工作者学习。你若真心,我们终将会看见。
最后,让我们向为这部电影默默付出的工作人员致敬,也向我们自己致敬!
每个人的青春都会面临着抉择,这个抉择可能会影响你一生,但只要选我所选,爱我所爱,无愧于心,一生便是圆满。最后,借用柴静的一句话“真实自有万钧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