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选择复读,还是选择入大学?
高考成绩已经陆陆续续出来了,在纠结报考什么学校什么专业的大军中,还有一部分准备要重新回到高中教室,再战一年。
河北省属于在全国属于名副其实的高考大省,每年不仅高考的人数多,而且高分的学生也很多。之前在外地时候,当自我介绍后说到自己的省份的时候,大家都会说你们那里衡水中学很强呀。确实,作为高考造梦地的衡中来说,每年帮助百名学生们圆梦清华和北大。同样,衡中的辉煌的战绩也使得大部分学校开始去效仿。
所以,作为我们这里的考生来说,本来是几十万大军挤独木桥,再加上有个超级大敌,所以去一个所谓的名校就变得很难。在市里下面的一些学校中,就会推崇一年不如意,再战一年。同样,孩子们自己也会不由自主得选择在复读一年。
曾经有位同事,他的高中生涯辗转3个学校,经历了三次高考,最终去了一个外地的二本类学校。他说到自己这段的经历,可以用迷茫,尝试,努力这几个字来形容。他说第一年高考的时候,可能自己没有很努力的学习,所以第一年没有过本二线。考完试之后才晓得去不了所谓的公办大学,没有办法,只能选择复读。
所以,第一年的复读,更多是被迫的,同样自己也不甘心去一个专职的学校或者私立的大学。第二年,由于自己有了些压力,再加上也很努力的去学习,或者说在心理上更加的成熟了。所以这一年高考提升了60多分,已经过了本二的分数线,可以去一个二类的学校。这时候冲突又来了,包括亲人还有自己,都建议他再奋战一年,因为每一年自己的成绩都有提升,如果自己再努力一番,就有很大的机会去名牌的学校。
结果就是自己又复读了一年。这一年中自己有挣扎,发现薄弱的科目还是薄弱,仿佛就是遇到了所谓的瓶颈,很难跨越过去。不过幸运的是,这一年他的成绩依旧提升了,只不过提升的分数没有如此大,但依旧过了本科一批分数线,由于分数超出的只有20分左右,再加上志愿填报的问题,所以最终去了一个二类的大学。
在我们旁人听下来,很为他如此能够坚持的精神所敬佩,其实这两年不止是知识上更加熟练,还有心理素质方面,一遍又一遍的打磨。
对于“复读”这件事情,没有所谓的好和不好,可能会错过机会,可能会耽误时间,可能会提升分数不高,也可能进入更好的学校,有更好的平台。一切都是未知的,但确定的是,这个选择一定是自己去选择的,自己愿意承担这份选择所带来的一切。选择后也是对自己心智的考量,不后悔,不遗憾。愿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