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光辉史(上):世界级球队实力和“世界级”球星

2018-12-12  本文已影响41人  简朴斋

文/ 五里

五里之内,必有吾师

关于中国足球的段子很多,基本都是负面,随便一搂就是一箩筐。

不过今天,我们不讲段子,正儿八经地谈一谈中国足球的历史。

而且,是夹杂着惨痛、荣耀和不甘平凡的中国男足历史。

蹴鞠:古代足球的起源

1958年7月,时任国际足联主席的阿维兰热为了打开中国足球市场,来到中国访问,正式给予了中国足球的历史评价:足球起源于中国。

之所以这么评价,原因和我们之前所熟知的历史一样:蹴鞠是原始且古老的足球运动。

说起来,关于蹴鞠的历史确实十分久远。

据最新的考证,蹴鞠最早是源于黄帝时期。

1973年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老子》(乙本)卷前古佚文《十六经》中有一段记载:“黄帝身遇蚩尤,因而擒之……充其胃以为鞠,使人执之,多中者赏。”

其中,“充其胃以为鞠”意思是割下蚩尤的胃填充成球让士兵踢。

同时,在明代文学家陈继儒所撰的《太平清话》中,也有关于蹴鞠起源于黄帝时期的表述:“踏鞠始于轩后,军中练武之剧,以革为元囊,实以毛发。”

“轩后”即黄帝轩辕氏。说的是蹴鞠被用于军事训练。

到春秋战国,蹴鞠经过长时间的发展,逐渐在民间得以流行。《战国策·齐策·苏秦为赵合从说齐宣王》记载:“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踘者。”蹴鞠已成为民间文体活动之一。

汉朝是蹴鞠的第一个鼎盛时期。在汉代,蹴鞠有了相对完备的赛制。比如,设置了长方形的球场,两端设置六个对称的“鞠域”,每个“鞠域”由一人把守,两队互相攻守,以踢进“鞠域”的次数决定胜负。

在汉朝,蹴鞠火爆到什么程度呢?汉武大帝刘彻,便是实实在在的球迷。他召集了众多蹴鞠高手组织比赛,其中还包含名将霍去病。这个兴趣爱好后来也传给了他的孙子汉成帝。

西汉承袭公乘爵位的项处,更将蹴鞠视为生命。作为球迷,在患病后不遵名医淳于意的嘱咐,仍然肆无忌惮地踢球,最终因此丧命。

汉朝末年,是兵荒马乱的三国时期。即使战乱四起,蹴鞠在民间依然得到了发展:“上以弓马为务,家以蹴鞠为学。”也就是说,一些士兵在打仗时勤练弓马,回到家之后便踢球。

蹴鞠发展到唐宋,更出现了位置分工的踢法。蹴鞠也和同时盛行的佛教一起,向东传入日本。

可笑的是,蹴鞠也在宋朝成为了“败国”的象征。我们都看过的《水浒传》,宋徽宗和高俅都是球王一般的人物。高俅更是通过球踢得好,深受宋徽宗喜爱而官至太尉。

高俅在历史上并无其人,宋徽宗时期的真正球王是被称为浪子宰相的李彦。他“外表俊爽,美风姿,自号‘李浪子’,为文敏而工。”

用俗话说,人长得帅,又有才。再加上李彦踢球也非常好,撇开“败国”一事,实在是一个非常完美的人物。但是这位宰相,在金军南下时力主割地议和,对北宋灭亡起到了助推作用。“败国”是这位球王抹不去的污点。

也因此,在明清时期蹴鞠一度被朝廷禁止,以避免再次出现因全国上下沉迷蹴鞠导致亡国的一幕。

这个禁令带来的影响便是,蹴鞠这项运动在明清时渐渐告一段落。现代足球则开始传入中国。

出口转内销,梅州播火种

前文提到过,在唐朝时蹴鞠向东传入日本。

向西,则顺着丝绸之路传入西方国家。

在2000年12月,国际足联还出于纪念足球运动起源的目的,在伊朗德黑兰举办了唯一一届“文明杯”足球赛。时任足联主席布拉特特意宣布:足球起源于中国,然后从中国传给了埃及,之后再从埃及传到了希腊、罗马、法国,最后才传到英国。

当然,英国足球是否真的源于中国古代足球,足球又是否是中国“出口转内销”,这另需严谨的考证。

不过1840年,现代足球倒是实实在在因为一场耻辱的战争进入中国。

当年,鸦片战争爆发,英军强行占领香港。签订《南京条约》后,英国开始对香港进行管辖。在香港的教会学校,由于学生模仿英军踢球,使香港成为现代足球在中国的发源地。

随后,通过外国传教士进入中国内地,也开始带着传教的目的传播足球运动。

1873年(清同治十二年),德国巴色教会开办了元坑中书馆,首次将足球运动作为体育课程传授;1881年,北洋水师学堂的体育课开始设有足球项目;1895年,圣约翰书院成立了上海第一支足球队,人称“约翰辫子军”;1898年2月,英国传教士山雅各在厦门鼓浪屿创办英华书院,课外活动以足球为最盛,还成立了英华足球队。

五华县,旧名长乐县,隶属现在的广东省梅州市。因此,梅州也早在1956年,被国家体委根据足球运动的悠久历史和发展现状,授予 “足球之乡”称号。

著名的世界球王之一李惠堂也诞生于梅州,这是后话。

在五华县长布镇元坑村,元坑中学经筹办开学,善于踢球的传教士边得志被派遣来到元坑,修建了操场并教授学生踢足球。每到下课,操场上都是一片踢球的喧哗之声。

这所元坑学校,培育出了魏锦新、江爱其、魏灵圣、李伟容、李华瑞、李其美、李兴横、李法春等中国内地的第一批足球运动员,成为足球运动在梅州地区传播的火种。这片火种又延伸到中国内地的其他地区,使足球在中国逐渐成为主流运动之一。

上海足球和南华俱乐部

1906年,著名教育家、时任晚清政府尚书大臣的唐文治,因母亲病逝回到老家。一年后,被举荐担任上海高等实业学堂(前身为南洋公学,即今天的上海交通大学前身)监督(即现在的校长)。唐文治上任后,极为重视教育和体育。

他还亲自为成立于1902年的南洋公学足球队打造了足球歌:

“南洋,南洋,诸同学神采飞扬,把足球歌唱一曲,声音亮。看!吾校的十个足球上将都学问好,道德高,身体强……一开足,个个生龙活虎,真不愧蜚声鸿誉冠我邦。”

当然,这时候的足球运动只是为了强身健体的目的,以抵抗外夷。不过由于队员都扎辫子,踢球时常常有因辫子打脸导致的误伤情况出现。

1910年,南京举办了全国第一届运动会。南洋公学足球队和前文提到的圣约翰足球队两支“辫子军”的比赛,吸引了诸多球迷观看。这场比赛,南洋公学足球队以0:1的成绩败给了圣约翰。

随后的几年,上海足球成为了国内的霸主,并最先开办了足球联赛。1913年,华东大学体育联合会成立,成员有圣约翰、南洋、沪江、之江、东吴、金陵大学等6所学校。这几所学校的足球联赛,大大提高了中国足球水平。

同时期的1908年,香港成立了甲组联赛。首届比赛有8支球队参加,分别是巴付陆军、海军船坞、炮兵、工程与军医5支英军球队,以及青年会、萄葡牙会及Boy's Own Club三个外国人组织,只是全部都是外籍球员,并无华人参与。同年,以莫庆为首的华人学生才组成了香港第一支华人球会──华人足球队。

1910年,香港华人足球队改名为南华足球队,并代表华南地区参加了南京的全国运动会,最终夺得了冠军,被视为当时最强的华人球队。于是,在1913年,南华足球队又代表中国参加了第一届远东运动会。

中国参加远动会也有一定的历史原因。甲午战争后,中国在众多战役中大多是战败一方,被侵略者嘲笑“东亚病夫”。所以,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急需消除侵略者对中国“柔弱不堪”的印象,便组织了球员参加比赛。

当时的日本足球并未像今天这样强大,对中国的比赛也向来难求一胜。第一届远东运动会,中国1:2负于东道主菲律宾。但短短两年后,又击败菲律宾成为冠军。随后直到1934年,又全部夺得冠军,并多次大比分击败日本队,成为当时为数不多的民族骄傲。其中,南华足球队出访澳大利亚,也获得8胜7平9负的不弱战绩。

在第六届日本大阪远东运动会时,一位年仅18岁的小将在4场比赛中均发挥不俗,成为最耀眼的新星。距远东运动会短短3月后,他随队在澳大利亚与全澳冠军新南威尔士队比赛,又独进三球。

他就是在后期对中国足球影响甚大的球王:李惠堂

一代球王李惠堂和足球英雄们

1924年,中华民国足协成立,这是中国境内第一个国字号的足球协会。成立不到一年,李惠堂离开了香港,去往上海,被聘任为复旦大学足球队教练。之后又进入上海乐华足球队,率队参加"史考托杯"足球赛,以4∶1的比分大胜蝉联9届冠军的英国猎克斯队,首开上海华人足球队击败外国球队的记录。

至此,由于李惠堂为长期处于战乱的国人带来了自豪和希望,威名大震,成为一代球王。在社会上也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看戏要看梅兰芳,看球要看李惠堂。足可见李惠堂的影响力。

据统计,在李惠堂的职业生涯中,在各项足球比赛共射进1860个球。

围绕李惠堂的还有两个传说:其一是被西德一家权威的足球杂志,与巴西的贝利、西德的碧根鲍华、阿根廷的史堤芬奴和匈牙利的普斯卡斯并称为“世界五大球王”;其二,是李惠堂曾接到阿森纳8000英镑年薪的邀约,不过被李惠堂拒绝。

这两个传说也是现今的部分足球爱好者对李惠堂足球成就的最大质疑点。

另外,据FIFA的记载,李惠堂只参加过一次由国际足联参与组织的赛事,那就是1936年柏林奥运会的足球比赛,李惠堂率领的中国队首场比赛就以0-2不敌英国而出局。

但无论如何,李惠堂都在中国现代足球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早在1932年,中国便打算选拔足球队员参加第十届洛杉矶奥运会,但由于当年国际足联取消了奥运会足球比赛而未能参与。到了1936年德国柏林奥运会,又在经费上犯了难。

最终,以张学良为代表的军阀或政要支持了一部分经费,球队在李惠堂的建议下,通过沿途打比赛的方式赚取经费,实现了中国队参加奥运会的愿望。

1936年5月2日,需要赚经费的中国男足从上海乘坐法国轮船出发,沿途住条件较差的旅馆,吃便宜的餐食,共踢了27场比赛,除了4场平局,赢得了23场比赛的胜利,为整个中国奥运代表团赚取了近20万港币的经费。

和李惠堂一同参加这场比赛的,还有被称为“铜头”的知名后卫谭江柏,他有一个后来成为著名歌手的儿子叫谭咏麟。

1936年8月6日下午,备受关注的中英大战在康姆逊球场开哨,华人华侨留学生近600人到现场观看助威,现场观众达到了1万多人。虽然比赛告负,但中国足球第一次在世界面前展现了风采,这个意义对当时的中国来说并不算小。

尔后香港沦陷,李惠堂辗转回到出祖籍所在的梅州,组建了五华足球队。在他的家门口,豁然贴上一副对联:认认真真抗战,随随便便过年。

李惠堂的爱国和他的球技一样出名。

抗战爆发后,他分别在广东、重庆、成都、自贡等地组织球赛,用收入救助灾民,支持抗日救国;1948年,李惠堂又以教练身份率领中国足球队参加了第十四届奥运会,获得国际足联颁发的国际裁判证书,成为第一位国际裁判资格的中国人;新中国成立之后,抗日名将贺龙做首任体育部长,邀请李惠堂出任中国国家队男足主教练,却由于种种原因未能成行。

1965年,李惠堂成为国际足联副主席,迄今为止也是中国人在国际足联获得的最高职务。

事实上,在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足球界涌现了很多像李惠堂一样的足球英雄:

陈振和:1926年从金陵中学毕业后,考入上海暨南大学。抗战全面爆发后,参加中国空军航校,学习战斗机驾驶,在执行任务中壮烈牺牲。年仅35岁。

谭江柏:抗战后参加陆军,担任华侨12运输大队队长,负责在滇缅公路运输抗日物资。

李凤楼:北京足球代表人物,七七事变后,拒不参加由日伪举办的足球赛,后来成为新中国第一任国家足球队主教练。

王经国:广州足球代表人物,守门员,加入了特务营,随部队开赴前线,参加了南京保卫战。

李宏揆:李凤楼弟子,前锋,后学习飞机驾驶,多次参加飞行任务,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次成功的爱国主义革命斗争“两航起义”。新中国成立后,代表中国人民解放军队在捷克布尔诺城迎战保加利亚人民军足球队比赛时,打入了国际比赛的第一个进球。

现在想来,那真是惨痛历史中,一段让所有足球迷、所有国人热血沸腾的记忆!

“发展体育运动”

1949年,新的社会主义中国在世界诞生。领导人非常重视体育运动,在1951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足球队还参加了捷克斯洛伐克建军节邀请赛,这是新中国第一支出访的足球队。12月,新中国第一次在天津举行全国性足球比赛,并选拔了我国第一批国家足球选手共30名。

这场比赛的冠军队得主是东北队。队伍中除了大连人担当主力外,就是朝鲜族运动员。其中的4人金秉奎、李逢春、崔曾石、金龙湖还入选了1951年度全国足球选手称号,成为国家队一员。

1952年的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成立大会上,毛主席还题写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十二个大字。

这句话成为了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包括足球运动等体育工作的指导。

不过,因为复杂的国际关系和国内形势,足球一直缺少对外交流和学习提升的机会。在1958年(这一年,巴西球王17岁的贝利在世界杯一举成名),还曾被迫退出国际足联。所以到上世纪70年代,中国足球其实已经和世界足球水平相差很远。

1971年,伴随着联合国恢复中国合法席位,国际关系好转,中国足球真正开始了新中国成立后的萌芽。到1979年,九年时间与外国足球队进行了200多场比赛,促进了中国足球的发展。

改革开放后,国人更加意识到足球运动的意义,中央电视台开始直播足球比赛,球星球迷开始有了组织。

可惜的是,中国足球屡次出现遇强则强、遇弱则弱的毛病。教练也不断被替换。1980年冲击第12届西班牙世界杯,中国队一路顽强应对新西兰、中国香港、中国澳门、日本、科威特、沙特,以净胜五球的极大优势挺进世界杯在望。可沙特“送”给新西兰五球大礼,附加赛中国队又惜败新西兰,导致进军世界杯成为泡影。

接下来的两届世界杯,也同样充满进军希望但未能成功。

参考资料

《广州日报》陈伟胜:《揭现代足球传入中国谜团》

北大新媒体:《你知道吗?中国足球也曾有过辉煌历史》

国史馆:《中国足坛竟出过世界球王?》

民国历史网:《中国足球最辉煌的时期竟然是在民国》

《辽宁体育》(1989.05)孙德旺:《风雨足坛——简介中国足球队历程》

《青少年体育》(2015.11)苗新见:《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的足球外交历史回顾》

澎湃新闻:《70后的世界杯“私奔”》

东方网:《古代足球:男女老幼齐上阵》

百度百家“新历史长河”:《世界球王我国香港有份,李惠堂与比利齐名》

西陆网:《中国足坛第一支银河战舰 国脚云集却难求一冠》

搜狐历史:《80年前中国男足一场不败筹经费 扛起了奥运的大旗》

搜狐体育“氧气是个地铁”:《中国还有“世界球王”?》

《沈阳晚报》魏雯:《张学良曾捐24万在沈阳修建体育场 司令台如城楼》

— E / N / D —

由于篇幅较长,本期内容暂告结束。

下一期,将推出《中国足球光辉史》(下)。

我们将一起了解甲A时代和当代中国男足的光辉时刻。

如果喜欢的话,可以关注我和下一期内容。

下回再见

微公ID:jianpujushi(简朴斋)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