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大学区块链研习社解读区块链白皮书

为什么我觉得社群价值10倍于钱包?

2018-07-14  本文已影响0人  数字货币解毒

一直以来,我认为yeecall钱包蕴藏着巨大的价值,社交与钱包的结合,社交产生的大量流量可以通过钱包进行转化,这个模型与陌陌+直播类似,陌陌本身有巨大的流量,之前一直通过广告和游戏联运的方式变现,这几乎等同于焚琴煮鹤,将极具价值的流量以一种批发价挥泪大甩卖的方式变现。直到出现了直播。在我看来,直播与电商类似,是一种极度消耗流量的方式,一方面需要强大的品牌知名度,用户会主动收看,另一方面需要强大的流量在背后做支撑,源源不断的进入到直播进行消耗。所以我们看到,在前期疯狂砸品牌广告的映客,快速收割了第一波心智的红利,但真正的获益的是本来就拥有大流量的平台,比如陌陌,在陌陌也开始做品牌、做用户心智,其流量的优势就展现出来了,陌陌走上了营收的快车道。本来我以为yeecall的社群和钱包结构会像陌陌一样,靠品牌认知和流量生意做成一个独立于其他加密货币钱包的产品——钱包就像直播一样太需要流量——进而切入交易所的逻辑,开始去中心化的币币交易。

然而最近跟朋友交流了一些去中心化自治组织方面事情,让我改变了一些看法。社群与钱包的组合体不是互联网时代的“制造流量+收割流量”的模型,而是一个全新的共生关系。搞清楚这个问题要从“去中心化自治组织”说起。

去中心化自治组织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简称DAO。这是一种区块链技术创造的全新组织形态。 我们知道,Token最大的价值是重新定义了价值,每一件个动作可以都可以通过token来衡量其价值,最简单的比如挖矿,记账这件事情本来非常无聊,需要买器材,需要花费电费,但因为有了回报,无论是矿工费还是gas费,大家觉得这是一个有钱可赚的生意,于是人们趋之若鹜,争相抢夺记账权。在更复杂的体系中,token激励被应用到更多方面,比如我听说有人正在设计一个全球孵化器,这个孵化器没有工资,完全以token激励的方式进行设计,每完成一个任务(可以是写一篇文章、设计一个图片、制作一个视频、写一段代码)都会收到相应的激励。随着孵化项目的增多,有很多人不必需要与某一个项目绑定,而是可以与多个项目合作,有人文章写的好就给各个项目写文章,收到激励(当然也可以与其中一个最看好的项目绑定,深度合作),这样的好处是可以实现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文章写的好的只需要写文章,不需要设计、拍视频之类的事物。再比如前段时间yeecall推出的社群拉新活动,本质上也是一种激励方式,社群越活跃,就能收获一定的奖励。

Token创造了新一种财富的分配方式,也就创造了新的生产力,生产力的变化又会创造新式的生产关系,这就是DAO。与以往的雇佣关系完全不同,是一种完全去中心化的协作关系,一个人可以与任何组织进行协作,只需要完成相应的任务就能收获相应的收益,随着项目的成长,这个收益会越来越有价值,这就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区块链的始祖比特币组织其实就是这样一个结构,中本聪写了一个白皮书,完成了基础架构,比特币核心团队依然以一种去中心化的方式帮助比特币体系的演进。虽然这个组织里谁都没见过中本聪,后来中本聪干脆直接消失了,这依然没有妨碍比特币组织的成长为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

在这样的一个组织结构里需要什么?我的答案是一个可以有效沟通、建立关系、价值流转、沉淀成果的协作组织。

逐个词来分析:

有效沟通:就是即时通讯。这分为几个层面,一个是快速,既然说即时,那反应时间一定不能太长,像邮件、BBS这都不能算即时通讯。另一方面是兼容多种内容形式,从最简单的文字到语音到复杂的视频,再到文件的传输,特别是大型文件的传输。第三个层面可能更高级,这种协作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还可能是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传输,比如yeecall里的3DB项目,共享3D渲染算力,就是一种人与物的交互,同样打印机为什么不能参与协作?投影仪为什么不能参与协作?

建立关系:既然是协作组织自然就要有关系,比特币早期的协作组织也有关系,哈尔·芬尼虽然没见过中本聪,但可以与他达成交易。其他人也是如此。关系的建立就是一个鸡生蛋蛋生鸡的过程,由关系建立协作,从协作中建立关系,在协作中加深关系。关系界的“四大铁”一起下过乡,一起扛过枪,一起蹲过窗,一起嫖过娼,其实就是这样。

价值流转: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光付出没收获,这关系肯定不能长久。我们说token解决了一个事物价值的定义问题,这个事物中的任何一份子都有其努力也要有其收益,这收益就是token,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加密货币。所以这个组织一定需要容纳token。光容纳并不够,还需要有价值流转的方式,发红包、打赏是最基础的方式,真正有价值的流转方式是智能合约。每一个项目和组织成员以智能合约的形式达成关系,随着任务的完成,智能合约自动完成价值流转,组织成员完成收益。

沉淀成果:成果是组织存在的意义,比特币组织完成了比特币的演进,这是成果。类似的成果还有共同完成了一篇文章、一个视频、一段代码,或者形成了一个有强大共识存在的组织。这些都是成果。

讲到这里,相信很多人已经意识到,协作组织很类似我们每天工作的公司。没错,随着区块链时代的到来,以token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分配方式很可能创造DAO合作方式,取代“公司”这种单一的中心化的组织,完成人类社会的又一次进化。因此,从这个角度分析,钱包仅仅是我们现在生活中金融机构的角色,而DAO组织更像是繁杂的公司体系。相比于略显单一的金融机构,DAO组织一种更底层的组织结构,其应用面更广,价值就更大。一旦有一个产品可以满足DAO组织,帮助他们完成协作,其价值几乎等同于Windows操作系统之于我们现在的生活,想象空间巨大。

那么,哪类产品会成为区块链时代的组织形式?社群,大概率是。

论坛、微博、信息流虽然可以沉淀成果,但在沟通效率上存在极大的问题。目前来看,QQ群的产品形态是最接近DAO组织的,但也是最不可能成为的。原因在于:

1、稳定的通讯功能:通讯是DAO组织的基础属性,通讯看似是最简单的,但实际体验是最难的,米聊被微信超越,除了qq导入关系链,通讯体验的问题也是一大硬伤。目前国内做通讯类的产品,腾讯系依然是无可替代的老大。

2、完整的社群体验:微信最大的问题是没有群号,不容易找到“组织”。QQ群则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有群号,可以加群,也有群发现,可以找到群,还是有踢人、群设置等群管理功能,

3、突出的社交功能:QQ群有十余年积累的社交关系,此外大家可以关注一下QQ空间,这个曾承载着正面硬怼51的项目,在数次被各方唱衰之后,依然神奇的存在,并且因优异的互动方式可以有效的加深社交关系。

4、沉淀成果:群相册,群文件,其实都是很好的沉淀成果的方式。

5、无法价值流转:原有的所有优势会成为新时代的巨大劣势。QQ就是这个问题,在区块链时代,价值流转为主流的方式,QQ主要架构还是基于信息传递,无法兼容数字货币,更没有智能合约这些价值传递方式。目前看除非再造一个QQ,否则实现价值流转。这就注定了QQ不可能成为DAO协作平台。

那么,我们应该区块链类产品可以解决价值流转问题的产品中筛选,哪类可能性更大呢?支付宝和微信竞争的经历告诉我们,高频打低频就像女追男隔层纱,低频打高频就像男追女隔座山。因此,大概率可能是yeecall、status、beechat等等,telegram应该也算,据说其钱包正在研发之中。我们依然从四个维度来看:

首先,通讯方面基本具备。

其次,价值流转。目前都具备钱包功能,这远远达不到价值流转的层面,yeecall、beechat有红包,yeecall有转账,这是最简单的价值流转。telegram、yeecall、status在做公链,如果成型可以解决智能合约的问题,此外,yeecall在做场外交易,这也是一种价值流转的方式。也许未来有更好的价值流转的方式,目前来看都还处于起步阶段。

沉淀成果方面,这些都不具备。社交方面,十分基础。个人觉得这是被telegram带进沟里了。说清楚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要闹明白两个问题:

一个是几种社交关系,一种是熟人关系,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关系,通讯录就是最好的熟人关系链,一种是陌生人关系,就是完全不认识,最典型的是陌陌和微信里的附近的人,还有一种关系是基于兴趣建立的关系,比如同时喜欢一本书,同时喜欢一部电影,同时喜欢NBA里的詹姆斯,同时喜欢王菊……

另一个是通讯算不上社交,我认为telegram解决通讯录的通讯属性,这算是工具范畴,不算是社交范畴。同理,微信的点对点通讯也是工具属性,但朋友圈、群组实际上是一种社交,所谓点赞之交就是如此。前面提到的QQ也一样,最早是源于熟人关系,同学、家人是好友,但因为有查找qq号,查找群,所以有了兴趣社交的关系,这些关系与后来的qq空间相辅相成,成就了qq复杂的体系。

从关系链角度分析,telegram最早源于通讯录的关系,也就是熟人关系链,但是群组的出现让兴趣社交成为了可能,很多同好的人加入到有共同兴趣的群组里,这就像QQ群一样,最终大家建立了新关系,从而沉淀下来。这就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币圈用户愿意使用telegram的原因。

但对于一款与telegram类似产品,同样使用群组功能去获取几乎同一类的用户,这是几乎不可能的。

一种可能会不会是通过产品的设计单点突破实现反超呢?机会同样可能在社交上,依然先看看QQ,QQ除了IM、群,还有QQ空间,QQ空间从某种层面起到了社交的作用,不要小看姓名、出生年月、星座、各种心情、相册、音乐、博客,这些构成了一个用户的兴趣图谱,一个陌生人可以很快的了解到这个人的喜好,有针对性的进行搭讪并建立关系。

小说圈有个说法,一个连性jiao都写不明白的人不可能成为合格的作家,因为性jiao是人物最简单,动作最单一的场景。同样的,一个连约pao都做不好的社交产品不可能是合格的社交产品,因为约pao是最强的一个需求。我们来看,telegram、yeecall这类产品如何约pao呢?需要先加入群组,经过较长时间的浸泡,慢慢了解彼此,再开始搭讪,最终完成约pao。我们再看看陌陌,头像+相册+出生年月即可,其差距可见吧,微信同样如此,加了好友,看了朋友圈,点赞即有可能约pao。这就是建立关系层面的差距。

因此,一种解法会不会是从社交层面出发,尽量完善个人信息,包括出生年月、星座、喜好、个人标签、相册、个人博客、微博、个人BBS主页、个人过往成就……这些内容完善后,是不是有可能更好的建立社交关系?比如一个DAO组织平台引入一个任务,完全可以从跟他过往经历和成就窥探出端倪,并进行快速决策,同样也可以因这些内容快速建立关系。

同样道理,过往经历也是沉淀成果的一种方式,每个人的经历都写的清清楚楚,每个项目都有清晰的来往经历,双方再次选择时,效率也就更高了。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基于区块链的IM产品未来很可能承载着成为DAO协作平台的职责,但仅靠telegram的模式是远远不够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