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住成都的第二年,我开始学会谋生与谋爱

2018年4月23日晚上,星期一。下班日常,我买了半只鸡,做了一大盆的土豆烧鸡并晒了个朋友圈。有同事留言说,你一个人也能这么嗨?对,我一个人就是这么嗨,就算是吃饭也要吃的尽兴。单身久了,就觉得生活应该过的更加精致一些才好。
这么多年,每天我一个人走在路上,走过天桥,坐在车里,买菜做饭,几乎一个人做所有事情的时候,似乎会有一种节奏,慢慢地从四面八方流淌过来,让我觉得这个世界以一种与以往不一样的方式存在着,我能够清晰地听到自己,听到自己的身体里也在发出与之相应的微弱的声音。

01
还在北京生活的时候,偶然在大悦城看到了高木直子的《一个人住第五年》,只记得她的某本绘本里有关于一个人做饭的段落,说的是她每次做米饭都会做好多,然后她就把它们分成一小份一小份的放在冰箱里面。不知道为什么我对这段记得特别清楚,把米饭冻起来,每次要吃的时候,只要把一小份拿出来加热就可以了。我想象了下,确实觉得用电饭锅煮出来的一大锅饭总会让人产生一筹莫展感,而分成小份冷冻起来就很方便,想吃咖喱的时候,只要拿出一份来与咖喱一起加热就好了。

后来我回到成都,一个人住在骡马市附近。上班的时候,同事们都带饭,中午微波炉加热一下就可要吃了。那时候,我就开始学着自己做饭。基本会做一些能够放在一起煮的东西,比如常常一把蔬菜,一个鸡蛋,一把面条煮在一起,或者也会把蘑菇、番茄、香肠、玉米粒与米饭放在一起炒,因为总是贪心以及掌握不好分量,烧得太多是经常的事情,但是一个人面对一整锅的食物倒也可以安安静静地吃好久,吃不完的部分就都倒进马桶里扔掉也并不觉得可惜。反正做得好吃,做得不好吃,做得多,做得少,也都是一个人的事情,倒进马桶里这种猥琐的事情,也都没有旁人会看到,这样一切就都变得心安理得起来。

02
其实菜市场一直是我喜欢去的地方,碰巧我后来住的玉林就有个很大的农贸市场,每到傍晚的时候,两边马路上也会摆满各种新鲜蔬菜、鱼、水果,有时会有些奇怪的东西卖,比如说,开春时突然就有推来辆堆满春笋的三轮车,我从那儿买过一次笋,但之后那辆推车就再也没有出现过。那一次我买了一整捆,放在家里就慢慢做,各种做法,春笋烧牛肉、竹笋烧红烧肉、烧猪脚、烧蹄膀,反正是吃了好久好久的笋。而每天快要落市的时候,所有的蔬菜都在暮色里摆成一堆一堆,每堆一块钱,各种人耐心地蹲在地上挑挑拣拣,比在网上淘宝的兴致还高呢。
习惯成都的慢节奏生活,当傍晚快要开始的时候,我便拿着钥匙和零钱出门去,有时候带着耳机,有时候只是这样漫无目的地去菜市场里走一圈。菜场外面有吆喝卖菜的小贩,有卖棒棒鸡的商铺,有现做各式各样小吃的大厨,还有买菜时和老板讨价还价的我。好像就这样,忘记了一些生活中最初所感觉到的困难,渐渐地,变成了一个,好像自己的旁观者一样,在生活着。倒是在不知不觉中开始做各种食物,以前在北京所无法经常吃到的食物,都自己能够做出来,红烧排骨、鱼香肉丝、宫爆鸡丁、回锅肉这些,都突然之间自己会做了。过去也并不是不会做饭,但是自己从来不觉得好吃,现在却变成了一个再也不喜欢出门吃饭的人,冰箱里永远囤着各种蔬菜,冻起来的猪肉白菜馅儿的饺子,或者是可以吃好多顿的面臊子。
想起在北京的那些年,半夜里觉得饿了,就与她一起走路去吃路边摊的酸辣粉,记忆里有时候是深秋,路边的枫树掉下了红叶,有时候是冬天,两个人穿着很重的衣服,说话时空气里都是雾气。我也不明白为什么,明明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才更应该学会做饭的啊,明明那个时候才更有爱的啊,为什么能够自己做出各种食物的时候,却已经是一个人了呢。

03
习惯了一个人吃饭以后,就仿佛再也没有什么事情变得不能习惯了。 而晚饭的时间又是有多妙。可以喝喜欢的酒,也可以喝可乐,可以把电脑端到桌子上开始放美剧,也可以把盘子搁在大腿上。一切都是自己的事情,与旁人再也没有任何的关系,于是生活便自然地,安静下来。 很多时候,甚至可以什么事情都不做,不看书,不看电视,不说话,只是坐在地板上,面对着盘子里面刚刚做好的食物,一口一口地吃,其实就连在想着的心事也都没有,时间被无限拉长,这种时候往往又会听到从身体里流淌出来的节奏,而外面那个真实存在着的世界又会在突然间与自己丧失联系。
后来我想,当我不是一个人生活着的时候,我担忧着的事情太多了,而生活的质地却又仿佛离我如此遥远。没错,现在我失去了很多快乐,但大部分的时间与自己相处,感知却变得非常清晰,记得住很多细节,甚至知道每天路灯是几点钟亮起来,又是几点钟暗掉的,所以与失去的那部分快乐比起来,又多出来这些或许看起来也并没有什么用处的知觉。

04
一个人的时候,除了做饭,我还会去跑步。因为跑步论坛经常推荐村上春树,所以偶然我看到村上春树描写天吾做饭的段落,切菜、炒菜之间只是按照步骤而来,脑子里却全然想着些其他的事情,做出来的菜也只是适合独居者的,豆腐海带的味噌汤,炒饭。
孤独有时候也并不是件太糟糕的事情,与嘈杂比起来,安静却孤独的生活仿佛还显得更妙一点,或许至少得有那么一段时间,几年的时间,一个人必须要自己生活着,才是对的,否则怎么能够听到自己的节奏。一旦它流淌出来,走在马路上,坐在地铁里,独自待着的时候,与朋友在一起的时候,任何时候,它都会在那儿兀自发着自己的声音,这是属于你的声音,身体的一部分,不用再担心流失。
一个人住的时候,学会做饭,不仅仅是谋生,更是为了谋爱,为了两个人在一起后更加精致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