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节跳动取消大小周引热议,你被卷了吗?
这是一个非常片面的问题,前后的因果关系也很像小朋友的逻辑。
因为公司取消大小周,员工工资变少了,所以要在基本工资上有所提高?
那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员工的工资或者说价值,是由工作时长体现的。
为什么会有人愿意在字节跳动大小周加班呢?这就要回归初心和本质了,当然是为了赚钱!
回归家庭?生3胎?享受生活?不存在的,不如上小周到公司加班,多上一周房租就出来了,在未来孩子的奶粉钱不是也有了吗?
而我们真正的价值,不应该是通过提高工作效率而让自己的时薪得到增长,同时也能实现更多其他价值的实现吗?
因此,不论从管理视角还是打工人视角,因为取消大小周而上调员工基本工资并没有什么必要,也根本不可能。
从古时候有物物交换开始,就是价值决定价格,打工人能够创造多少价值拿多少工资,什么时候变成能够上多长时间班拿多少工资的?
也很多人说,没有大小周,也不愿意到字节跳动了。
确实,对于字节跳动这种以金钱换时间,以时间换增长的巨头来说,取消“大小周”意味着失去部分的生产力,但也只是部分生产力。
我相信,一家真正吸引人的公司,绝不仅仅只是因为“加班费”,在竞争的下半场,提高竞争力不再只是拿时间去堆砌,而是谋求更健康和可持续的增长。
无论是对个人还是企业而言,都应该从两个方面入手:
1、应该崇尚效率而不是鼓励加班
2、鼓励员工8小时外谋发展,为员工创造价值
一、企业应该崇尚效率而不是鼓励加班
员工因为收入不愿意去小大小周,就上调基本工资,就好比,我不想加班,公司就取消加班制度,你也可以准时下班,但你的工作还得继续?
所以尽管尝试了一些政策,不解决本质的问题还是没有效果的。
这两个问题的本质都应该在于解决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产出 。提高工作效率,并未员工的时间给予赋能,才能提高产出。
互联网的上半场,是激烈角逐优胜劣汰的,为了活下来可以理解。
特别是强调头部效应的互联网行业。
一旦资金或者速度跟不上,立刻出局。所以各大厂都在疯狂的赶超,抢人,工资也开的非常高。
市场不像比赛场,赛跑都在同一起跑线上。
想把对手比下去,要么疯狂提高速度,要么在对手睡觉的时候偷偷继续跑。
这样的结果是什么?
我看到你跑到10点,那我要跑到11点,你跑到12点,我要到凌晨1点。这是作为一个企业来竞赛都这样,企业内部指不定卷成什么样了。但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喊停怎么办?
任凭继续卷下去?这样就没人生三胎了啊!
从一开始的彼此较劲,无序发展,到现在突然腾讯光子试点取消加班,字节讨论取消大小周。
网友都说,先是调控房价,然后打击培训班,第三步打击内卷加班。国家的目的很明显,就是为了让你生三胎。
知名大V刘润老师也认为,国家出手喊停了这个竞争机制,否则还会一直在,不断的鞭策企业快马加鞭。
与其讨论要不要大小周,不如想想改变工作模式,重新确定玩法,形成良性的行业竞争,刺激员工提高工作效率,从效率上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鼓励员工8小时外谋发展,为员工创造价值
在互联网后半场,拼的是精细化运营和耐力,看谁活的又长又久。
鼓励员工积极学习行业知识,帮助成长和赋能,8小时外学的,最终还是会用在8小时内的工作上。
别看这一个小小的举动,会让企业的生态活起来。企业最强大的生命力,是它强大的学习力和迭代能力。
比如,小林是一个新媒体运营,公司终于不再加班,上班高效且充实了。
回家再也不是感觉身体被掏空,突然多出的精力没地方用,突然想起3个月前报的写作课还没上过,立刻开始打卡练习。
经过系统学习的写作方法论,又在第二天上班的时候实操写作,这样反复优化,不仅效率又提高了不少,也孵化出了不少爆文。
这样的场景是对于企业和个人来说就是双赢的局面,而企业和员工能够双赢,妥善地安排好各自的权利,收获各自的成果,才能让一家公司健康、正常的生活下去。
所以真正应该思考的是,如何帮助员工成长,鼓励员工学习并能在工作中实践,形成良性的发展和循环。
写在最后
现在无论是国家出手,还是企业自行调整,总结来说,大厂领头对于加班进行改善,为打工人提供了选择权。
现在是最好的时代,但同样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想要完全不卷是不可能的,但终归有得选。
可以选择从一线下来,陪家人闲坐,也可以选择继续打拼奋斗,无论哪一种,都希望是主动选择,保持自由,而不是被迫无奈的选择。
*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原创|老原,每天都会有项目管理案例干货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