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自我救赎
1爱的自我救赎
日本典型的文学之美——物哀,被川端康成运用到了极致。作为新感觉派代表的他在写作技法上,否定以往的写实表现,更加注重感觉的描写,使用拟人比喻的小说技法,在感知方面注入了新鲜丰富的灵气,为现代小说开辟了新的发展道路。
《伊豆的舞女》这本小说,写的虽然是爱情,可是通篇却没有提到“爱”、“喜欢”这样的字眼,只是通过“雨停了,月亮露出来,被雨水冲洗后的秋夜清澈而又明丽”来表达对舞女的思切,通过“也许是秋天的天空太晴朗,靠近太阳的海面宛如春天一般水雾朦胧。”来表达有舞女相伴的欣喜。文章处处通过自然与物披露人情感上的变化。
探起川端康成的生平,贯穿他一生的便是其孤儿本性。缺爱的他不仅在为人处事上略显孤僻,写作风格略显颓丧,甚至在他的爱情上,也因为性格,结局略带伤感。不过所谓“痛苦是创作的摇篮”,这些经历反倒造就了他焕然一新的风格。
重观男主与舞女的爱情,我倒是觉得,那份感情更像是作者极度含蓄着的想要的一种“自我救赎”,并且文中对舞女的描写近乎一种神性。
就像电影《幸福的拉扎罗》里作为现代耶稣的拉扎罗的牺牲是为了冲洗世间污秽和救赎世人,《伊豆的舞女》里天真纯然的舞女的出现就是为了拯救男主的自我排斥、孤独和虚无。
2爱的自我救赎
综艺《奇葩说》里的一次节目上,柏邦妮感叹:
“心里全是苦的人,要多少甜才能填满啊。”
马东回复:
“你错了,心里有很多苦的人,只要一丝甜就能填满。”
这一丝的甜就体现在舞女评价男主是个好人那一刻时的描写:“连山峦都明亮起来。”
和拉扎罗清澈透亮的眼睛一样,察觉不到人们的恶意,舞女身上的神性也是超越世俗不被任何事物捆绑,小说里是这样描写的;“突然,从微暗的温泉深处跑出一位裸着身体的姑娘。只见她站在更衣室的最前端,摆好了跳水的姿势,双手张开,嘴里喊叫着什么。她一丝不挂,身体完全裸露着。原来是舞女。”
从舞女只因看见了他们,便无所顾及的赤裸着身体兴高采烈地跑出去朝他们挥手这一个动作可以看出,舞女的干净单纯,呈现着一种神性,正是这近乎神性的纯洁和善良才得以救赎男主多年的内心黑暗和扭曲。
小说多处直言不讳地指出男主的性格怪僻、自我厌恶,例如“二十岁的我养成了孤儿性格,这种扭曲的性格加上我对自己的严酷反省,压抑得我喘不过气来。我就是怀着这种苦闷的心情来伊豆旅行的。”“我无论被人家视作一个多么热心肠的人,但是总觉得那是完全溶入在大自然中的一种美丽的虚无。”这些也暗暗展现了男主和女主是走不到一起的这一细微伏笔。
3爱的自我救赎
著名美食家蔡澜先生曾被网友求问:
“今年觉得我做什么事情都不顺利,尤其这几天心底的失落感超级强烈。”
蔡生回应:
“救不了你,自救!”
另一网友求问:
“怎么拥有喜欢的人?”
蔡生答:
“人,是给你拥有的吗?”
文章里隐然出现了两次救赎,一次是救赎的分庭抗礼,一次是救赎的自我回归。
男主的两次流泪分别对这两次救赎做出了隐性解释。第一次是在邀请舞女看电影被她的大婶强硬拒绝后独自去看了电影:“不久我从电影院出来回到了旅馆,胳膊支在窗台上,长时间地望着街上的夜景。这是一条幽暗的街道,我仿佛又感到了远处传来的点点鼓声,泪水不由得啪嗒啪嗒滴下来。”这里的鼓声,就代指舞女,是指舞女救赎了他的孤独;另一次是在渡口和舞女的分别:“堆积在船上的活鱼和潮水的海腥味更加浓烈。在漆黑中,我一边感受着少年的体温,一边任凭泪水流淌。我的头就像被清水哗哗地淋洗着,此后便遗漏无余地进入到酣畅的快乐中去了。”这里酣畅的快乐,是指男主接纳了自己,完成了自我救赎。
然而,他们分别的结局是无法改写的。
即使从当时的时代环境来看,学生身份的男主和卖艺的舞女也是不被允许在一起的,这就大概知晓为什么舞女的大婶不愿她和学生去看电影,同时,舞女神圣的纯真也象征着物极必反——虚无,虚幻的东西是无法拥有的。再者,舞女虽然解救了他心灵上的孤独,但真正的救赎还是从自我本身出发,原谅自己,接纳自己,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救赎。
川端先生大概早已明了这世间琐碎,自是让故事结尾水到渠成般分别。
所以我想: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人啊,大概就是在一场其他人的摆渡下,完成自我救赎的修行,找到真正的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