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度过睡前时光

2021-11-25  本文已影响0人  Lyle君

  每天下班后到十点半的这段时间,一直没有被安排到令自己满意的状态。我一般七点到家,草草吃过晚饭,还剩下两个半小时的空闲时间。大部分时候都是在玩手机。现在能够想到的活动,无外乎看电视,看书,玩手机。家里的电视机我大概一个月打开一次的频率,对于这类被动接受别人提供的信息方式,我更喜欢主动选择自己喜欢的娱乐节目。可奇怪的是,明明现在可以自由的去挑选自己喜爱的电视节目,却一直处于找不到能看得进去的节目,基本上稍微浏览一会儿就开始走神。再也找不到引人入胜的内容,也许是自己的口味发生变化,不再适应现在的潮流方向。其实自己玩手机也是无奈之举,除了手机上APP能够打起兴趣外,坐在沙发上能发呆到犯困。

为什么不选择看看书,因为上班的休息时间都在看书。一听觉得很奇怪,看书作为一种休息的方法。事实上,看书确实是能够使大脑得到有效休息的。因为只要你醒着,大脑无时无刻不在接受外界信息,如果将接收的信息内容改变为书本上的内容,比起闲聊和刷短视频更为健康。不过,不能看专业程度高,生涩难懂的书籍,那样会适得其反。

边写边思考,这近三个小时的时间作何安排。突然,脑子里闪现一个方式,练字。确实,现在办公室都基本上鲜有书写工作,写字作对现代人来说,重要性日渐下降。之前阅读过一位作家的建议,关于听说读写的重要性排序。这里也简单的做一下介绍。

看不如说,说不如写,写不如画。意思是,你看到的信息,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接收到的内容,进入你大脑后都是杂乱无章的,这个时候处于一个积累阶段。但,这个阶段是异常重要的,掠夺式摄入知识。然后进入输出阶段,说。说话是需要一定的逻辑,需要刻意的组织语言逻辑,将留存在大脑内部的信息表述出来,这些被动的知识就能变成主动状态,随时提取,为你所用。一般来说,能够主动输出知识内容,这些信息,印象会被加深,在大脑内留存时间更长。光是说,还是较为混乱,说话不像背书,更多是发散性的思维,想到哪儿说到哪儿,前前后后往往没有多少内在联系。这个时候需要去写,写出来的内容一般是线性逻辑。就如这篇日记一般,有一个主题,书写的内容都在服务主题,开头,论证 ,结尾。成一个线性的逻辑结构。像我这般有写作输出,较光以说作为输出方式的人,更胜一筹。我的逻辑性更强,写得多后,也会提升我说话表达能力。而绝大部分人停留在说,停滞不前。可有部分人会抵达---画。画可不是画画,是对现有知识的归纳总结,形成逻辑闭环。例如,知识储备步骤便是,看,说,写,画。这一套是一个闭环运动。将信息内化吸收四个步骤,再接收新的信息以后,这几个步骤,又会重新运作一遍,循环往复。起初,画出来的可能只是某一知识点逻辑运动,随着积累增加,能够画出知识体系图,构建自己的知识网络,网络里的任何一点都能继续拓展,精益求精,这便是学无止境的道理。我们若是不偏向于一方面的知识,哪儿哪儿都是浅尝辄止,便很容易误入尽信书。心中一直保留存疑之心,可不是硬性能够要求的,这需要精耕细作,有全面认识,形成自身的见解的时候,才会存有疑惑,才能进一步深耕,这便是求知。

再回到练字这一说,练字练的是心,不限于专注字体本身美观程度,书写内容多为脑中留存的想法。多写写,自然好处颇多,不做赘述。

就这么定了,睡前闲暇,听歌练字。

以上。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