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髯公:巡边万里听涛声
古代男子30岁左右,多喜欢留一把小胡子,上唇两小绺,下巴一小把。比如唐代大诗人李白的画像,那两撇小胡子翘得可是逸兴横飞、诗意盎然,符合身份。
也有留大胡子的。比如有名的三国美髯公关羽,头戴一顶绿帽子,身穿一领绿罗长袍,大红脸膛,胸前飘洒一部长过肚子的乌黑美髯,骑一匹枣红的赤兔宝马。
红配绿,很奇怪的颜色搭配。据说曹操嫌关公身上的绿袍旧,曾送他一套红袍,还好奇人家那部庄重威严的大胡子,听关公说每到冬月常会折断,保养不易,专门找人定做一长长的皂纱囊,供美髯公装胡须。
也不知这纱囊挂在哪儿?系个带儿口罩那样挂俩耳朵上,还是套后脑勺,然后再垂下来?印象里关公是个爱好整洁的人,总不会跟大宋的王安石那样邋遢的不洗澡,脸乌黑,须生虫子。胡子脏了,总得洗洗吧?是用皂角洗还是用草木灰兑出来的碱水洗?会不会跟红楼梦里的芳官洗头那样,加个鸡蛋,擦上一点儿香香的桂花油?
史载东汉伏波将军马援,有名的美须发。真的噢!非戏台上安的假头套髯口,更不是王莽称帝娶小美女时那种用乌须药染的。
不信?有他女儿明德马皇后遗传的那一头黑又亮的四个大发髻为证。马皇后——女生,不长胡子滴!不是唐传奇里某人遇海风漂流幻界,娶的那个飘几根长长胡子的大虾米公主!
汉明帝坐稳江山,闲来无事,找来名画家,把当年跟着他老爹光武帝刘秀打江山的那些有功之将如邓禹、冯异等人画像纪念,千古留名,称为“云台二十八将”。后来意犹未尽,又加画了4个人上去。
论功劳,马援算是拔头筹的,可画都画两批了,里面楞是没有他。啥也不怨,谁让他是皇上的岳父老泰山!一来避唯亲的嫌疑,二来防外戚借机生事弄权,所以一代名将就被明帝笑而不语地取消了云台挂像的资格。
在皇帝家墙头上挂个像片,未必就能流芳千古。
东汉末年的白马将军公孙瓒,唐朝的大将薛仁贵,赫赫战功,也没见有皇家画像流传,可丝毫不影响他们威镇东夷的美名。
伏波将军马援的人生,比起这两个后起之秀,那可不是一般的波澜壮阔。与其他开国功臣不同,马援大半生都在“安边”战事中度过。后居高位,也不结势树党,堪称一代良将。公忠为国,马革裹尸而还,死后还受人诬陷。幸好,他有个13岁就能治家理事进宫的能干女儿,才得以平反。
马援少有大志,当郡督邮时因私放囚犯,被迫逃往草原靠放牧为生。会经营,牛马羊越喂越发,粮食也丰收。马援不做守财奴,把财产都散给亲朋,自己过着清简的生活。
刘秀建东汉初,马援开始跟着他干。平陇西,抚羌乱、提建议、正国事,进宫抽空儿还给小王子们讲故事,马援须眉如画,好口才好相貌风度,把治国之道说得娓娓动听,深入浅出。十岁左右的小太子听得很入迷,长大娶马家三女儿之后,还不时追忆。
公元48年,南方武陵郡五溪蛮暴动,马援时年六十二岁,当面向刘秀请战,说:“臣还能披甲上马。”刘秀让他试试,马援披甲持兵,飞身上马,手扶马鞍,四方顾盼,一时须发飘飘,神采飞扬,真可谓烈士暮年,老当益壮。
《红楼梦》中有首薛小妹的谜诗——交趾怀古:“铜柱金镛振纪纲,声传海外播戌羌。马援自是功劳大,铁笛无烦说子房。”
铜柱,乃马援当年平定南方所立:“交阯(今越南北部)女子征侧、征贰举兵造反,占领交阯郡,九真、日南、合浦等地纷纷响应。在麊泠(今河内)趁机自立为王,公开与东汉朝廷决裂。刘秀任命马援为伏波将军,扶乐侯刘隆为副将,率领楼船将军段志等从海南渡海,南击交趾。部队到合浦时,段志去世,刘秀命马援兼领其军。于是,马援统军沿海开进,随山开路,长驱直入千余里。”
同一块土地,美国人打了十年,最后承认失败灰溜溜得撤出了越南。而1900年前的马援只用了两年就取得了胜利,秘诀只有一个,攻心为上。他只攻打反叛的各个城池中坚决不投降的。打下来以后也不烧杀掠夺,反而帮助他们修好被毁的房屋。马援每到一处,都组织人力,为郡县修治城郭,并开渠引水,灌溉田地,便利百姓。又对当地土著采取怀柔政策。这样很快就削弱了征侧,征贰姐妹进行游击战的群众基础。
“建武十九年(43年)正月,马援斩杀征侧、征贰,传首洛阳。接着,马援率大小楼船两千多艘,战士两万多人,进击征侧余党都羊等,从无功一直打到巨风,斩俘五千多人,平定了岭南。”伏波将军,名不虚传。
《后汉书 马援传》记载确有立柱一事,以作边界的标识物,位于今天越南中部广平,广治一带,据说马援还在柱子上写有“铜柱绝,交趾灭”的字样,区连建立林邑后,铜柱曾被毁坏,直至唐朝五代时才得重建。越南自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铜柱依然发挥着边界标识物的作用。
世上有无数个帝王将相,可“伏波将军”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