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书:这本书教你如何学习成为学霸

2018-08-14  本文已影响155人  花尾狐

在没看到这本书之前,我一直以为自己是个学习专家。

我保持着参加的考试,百分之八十的通过率。

我总结了一套学习方法:

独自一人,坐在一张不高不矮的书桌前,桌上是要考的资料,还有一个专门用于摘抄的不厚不薄的黑色笔记本。

第一遍,我会浏览全书,把资料上的重点,摘抄在笔记本上。

第二遍,直接看笔记本,对全书重点了然于胸。

第三遍,刷题。

靠着这样的学习“秘籍”,我通过一个又一个考试,并引以为傲。

直到看到《如何学习》这本书,我终于明白,我的学习方法之所以有效,是有科学依据的。

同时,我也明白无误地踩了很多学习陷阱。

这些陷阱,至今还被很多老师和学生奉为真理。

陷阱一:学习需要有固定的安静场所。

想一想,你是不是曾经被你的父母领在一个小房间,然后庄重地告诉你,从今以后,这里就是你的学习空间,这里没有人打扰,你可以专心致志的复习功课。

你兴高采烈地坐在椅子上,感受独处一室的美妙。

兴之所致,你把音乐打开,没几分钟,你的父母冲了进来,温柔地告诉你:孩子,学习要专心哦。

传统观念认为, 没有任何嗓音的学习环境,更容易专心学习。

但是科学家们发现,如果我们经常更换学习场所,甚至是吵闹的学习环境,甚至边学习边听音乐,学习效率反而会更高。

为什么会这样?

简单地说,是因为我们的大脑喜欢新鲜。

我们来到一个崭新的环境,大脑细胞会更加活跃,伴随的是,学的东西,在脑子里存活的时间,更长。

陷阱二:学习必须刻苦,比如长时间的集中学习。

考研那会,我一天的学习规划是,早上八点起床,九点到学校,十一点半吃饭,休息一会,下午两点继续看书,

看到吃饭点,去吃饭,休息一小时,继续看书,直到学校九点关门,回到家里,继续看书,到十一点半。

这样的学习规律,我一直坚持了八个月,直到考试。

如果不是形势所迫,如此高强度学习,我大半坚持不了。

而科学家告诉我们,学习不必如此刻苦。

学习中有两个词,分别叫”最少复习次数”和“最大复习间隔”。

也就是说,分散式学习其实比集中学习更加有效。

研究显示,教师的一堂课,如果知识点安排紧密,学生并不会因此而接收更多知识。

而如果将这些知识点分散在两堂或三堂课里,学生会吸收得更好,记得更牢。

再比如,临时抱佛脚参加考试,确实有用,但也仅限于考试的时候,过后这些靠临时抱佛脚习得的知识,已经被大脑过滤掉,很少能再想起来。

那么怎样复习效果最好呢?

研究发现,第二次复习与第一次学习之间的最佳间隔,与距离考试的时间间隔按比例递减。

比如三个月之后的考试,大多数人可能会提前两个星期左右来复习。

假设备考复习总共要9个小时,那么最佳复习计划应该是:

第一天学3个小时,第8天学3个小时,第14天再学3个小时。

每次复习时,我们都重复相同的内容。到了第15天,根据“间隔效应”,

学习效果与一口气狂学9个小时相比,效果可谓旗鼓相当,甚至更胜一筹。

一个明显的好处是学得更轻松。另一个好处是知识记得更长久。

陷阱三:考试的作用仅仅是衡量学生学习水平的工具。

现在很多人谈起考试就摇头,事实是,考试是一种学习方式。

学过之后以考试的方式立即复习,能够帮助我们加深记忆。

因为考试不允许带教材,这就需要大脑提取相关知识,这样做确实很难,但却很有效。

知道了这一点,可以尝试在还没有上新年级前,拿出这个年级的考试试卷做一做。

当然,大多数你会做不出,但是大部分题目就此深深被大脑记住。

因为大脑就是个爱新鲜的先生嘛。

带着问题,当你从老师那学到新知识,这些问题便会一个又一个从你大脑里跳出来,

几乎都阻止不了它们的到来。

很多人有这样的经验:只有你把东西对别人讲述清楚了,你才是真正吃透了你要讲的东西。

讲给别人听,也是一种考试,我们可以把它叫“自考”。

以前我对老师们每星期都要考试的作法深恶痛绝,简直把学生当成考试机器。

现在看来,犯错的是我。

或者,这里也个度的问题。

如果明明已经掌握了,还要不断考试,那就是浪费时间。

了解以上我们认为正确的“真理”,并加以刻意练习,应该足以让我们应付各种常规学习。

此外,作者还介绍了几种解答难题时可以应用到的技巧。

一是分心与分享。大多数时候,我们认为分心是不好的学习习惯,但如果遇到思之良久,仍然解决不了的问题,放下倒是一种好方法。因为思绪在别处,那些累积在大脑的难题暂时退居幕后,你以为他在后场休息,其实它就站大幕旁边,等待着出场的时机。你可以散步,也可以聊天,在与别人脑力激荡的过程中,火花随时随刻都可能闪现。

二是适度中断。适度中断并不是放弃学习,相反,中断时,大脑揣着目标,随时随时寻找有利实现这一目标的资料,关注身边与这个目标有关的一切,尽管大多数时候,这仅仅是大脑的无意识工作。

三是交替学习。我们都听过刻意练习,但作者认为,交替式刻意练习,效果才会更好。

也就是,不同动作或科目的交替练习,比单一动作或科目的固定训练更有效。

如果要找一个简单又有力的解释,那就是大脑是个喜欢新鲜的先生。

脑科学如今已是科学界显学,知识管理也受到大众追捧。

假如你是个热爱学习的人,

假如你希望自己,或者自己的孩子提高学习效率,

不妨找来这本由美国作家凯里、湛庐文化出版的《如何学习》来看一看,

相信你一定会受益匪浅。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