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反驳金字塔》理解了一些让人厌烦的争论

2018-12-21  本文已影响0人  牧笛2017

Paul Graham,在一篇文章 How to disagree 中,提出过一个经典的「反驳金字塔」(Hierarchy of Disagree):

反驳金字塔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对话,争议,讨论和反驳。Paul Graham 把这些讨论,自下而上,从最低级到最高级,依次分成7大类。他指出:
第1级到第3级:属于「完全无意义」的对话,不需要为它们浪费任何时间和精力。
第4级到第5级:开始有一定的建设性了,属于「正常的对话」。稍微好一些,值得聆听,但还不够好。
第6级到第7级:这种才是「有效的讨论」,是真的在交换意见,有含金量,值得认真对待。
大多数人的日常沟通停留在低级水平。有些人在辩论的时候,根本不会抓住重点,经常切换主线,顾左右而言他,不断提出错误论点,根本不接受你有理有据的争论,最后撂下一句话生气的走了:

你为什么这样抬杠,没法跟你沟通了!

正所谓:

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

我觉得这篇文章非常有意义,正是自己经历过非常困难的吵架,现在理解了为啥有些争论让人厌恶却说不出来。以后碰见这样的争论,离开就好:

1.因人废言,逃避问题

A: 发达国家在废物处理,能源节约方面值得借鉴。
B: 美国狗!

A:你家孩子踢到我了!
B:你个大人为啥跟小孩子计较

2.断章取义,另辟蹊径(最常见的浪费时间的争论)

A: 房产税最终会转化为租房人的租金。
B:难道去掉房产税让房价无尽涨下去?(A并没有说这个)

A:企业可以不做大做强。
B:难道企业都应该小而弱吗? (A 并没有说这个,大部分都是中型的,照样活得很好)

A:你晚上出去跟异性朋友见面吃饭,还没有告诉我,是不是不合适。
B:我难道不能有异性朋友吗?(A 没有说这个,批评的是行为本身而不是能不能有异性朋友)

3.以点概全,随意立论

这种说话习惯的人,是无法正面回答如下三个问题:
这些结果真的是由这些原因导致的吗?这些结果没有受到别的因素影响吗?这些结果对其他人的情况也适用吗?

以上这些就是些既浪费时间,又无法达成共识的争论类型。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