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编程

009. 周末的迷思

2018-04-14  本文已影响0人  千禧永江

今天是个美好的周末,作为一条苦哈哈的医学狗,本来打算趁着难得有的 大段空闲时间,好好构思,写篇文章出来的,题目我都想好了,就叫 “无敌的感觉真的很爽吗?”,我知道,这名字一听就很标题党,但其实我是想好好写成一篇关于如何戒掉各种“电子海洛因”的经验分享文的。

毕竟我自己就曾经是受害者,不仅和小说“打了”近十年的仗,期间更是长长短短地掉入了 游戏,动漫(漫画)等大坑,这一路走来堪称是“长征式”的拉锯战.......

然而,每当你元气满满,意气风发地准备“撸起袖子”大干一场的时候,总有个“但是”在等着你。

正当我按部就班,打算先把文章大纲 框架定好时,我第三秒就傻眼了。

我天!为什么我想不出来第三部分该写什么了?!

上一秒钟不是还觉得自己脑内“思维风暴”,有很多东西想写吗!

突如其来的大脑空白让我对自己有点懊恼,但我不甘心就此放弃,于是我转而想去搜集一下相关素材,并看看有没有同类型的相关文章可以给我提供点思路。

多么符合新手写作“多看多模仿”的方法呀!所以我就顺理成章地找到“范文”,获得丰富的素材,最后流畅地完成了文章了吗?

NO!居然没找到什么相关文章,只有一些简单的知乎或百度问答.......

我Ca,我就不信这个邪了,于是又去找一些 写作经验分享 的文章,嗯~写得很有道理,写得都是干货,写到了点子上.......But,我还是没有思路,依旧无法让文章丰满起来.....

一而再,再而三地失败,再加上因为今天看到一篇新闻—医院巨震!国家突然宣布一个消息!关系到每个人!,而对自己未来产生的不安感。

(因为百姓们一旦可以更方便地,接触到更专业的医生,和更优质的医疗资源,那么在医生群体中,占很大比例的中层次医生,可能就没什么价值了,因为人工智能就能做到中等,甚至中等偏上的水平,更何况AI还有许多人类比不了的优势。

PS:关于这个,之后可能会专门写篇小文章来分析一下未来的趋势,以及对大量传统医务工作者的冲击。我不要求自己一定得分析得多犀利,只希望能对自己能搜索到的资料,新闻,整合起来进行分析和推测,给自己理清下未来的方向。)

我开始对自己的无能感到愤怒,焦虑,甚至对自己起了一丝丝的怀疑。

就在我准备放弃看别人的写作经验文章时,我看彭小六写的 我在2年内写了60万字,出了2本书,可我没学过写作

他把自己在简书写作的成长分成了下面5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随便写写—找到写东西的乐趣。比如一周一本书,验证自己读懂了没;

第二个阶段:写自己相关的—关注自己。写自己的工作,生活,情感,学习;

第三个阶段:想着如何帮助别人— 关注读者的利益。写的时候,要让别人觉得有用;

第四个阶段:想着如何能让别人看懂—培养产品思维。学会结构思考力,结论先行,表达清晰;

第五个阶段:让别人喜欢看—用户体验。学习用PPT和手绘做文章封面和插图,学习用短句子和短段落,学习写标题和文案。

为了让更多的人看,影响更多的人,你需要花费更多的力气。

你使用的技巧越来越多,但这时候写作的乐趣就越来越少了。

看完这段的瞬间,我仿佛在迷宫里找到了地图!虽然人还陷在迷宫里,但思路已经瞬间理清了,迷茫沮丧的心情也瞬间消退了不少。

而当我看到最后这部分:

要把写作当作一个成长的过程。

我至今记得我简书最开始写作的时候,我的slogan是:

“写作是为了让我知道自己在想什么。”

这个心愿一直都没有变。

写作就是记录自己的生活,经验,心得的过程。

先想着帮助自己,然后再想帮助别人;

先让这些文字有用,然后才是让它们变得漂亮。

我想起自己的初心,除了有培养一项副业的目的外,我还有着以写作来认识自我,倒逼输入,加深思考的目的。

我的最高目标应该是高效成长,而不是一个月就写出10万+的文章!

我的神经,我的身体都彻底放松下来。甚至在和我妈吃饭时,还产生了一点点灵感,是关于 父母的关爱到最后竟然成了我们变优秀的阻力?!之后我应该也会写文章,来捋一捋自己的感悟吧。

晚上去电影院看了《起跑线》,关于这部戳中了无数父母对孩子教育的焦虑的优秀电影,我应该会在明天写篇小影评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