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只眼看世界心情随笔随笔散文

鄯善的夜

2018-10-13  本文已影响36人  葡萄园的夜莺

1

鄯善这座小城,除了物价高了点,其他方面差强人意。所以在这里生活,我心里便会产生几分闲适,常常夜间读书就是证明。

提起鄯善的夜,不能不提一个人,他是我的舍友。他常夜间打呼,因我现在依然未能摆脱他打呼声的折磨,故隐其名;又因他学历为研究生,故后文以学历呼之。研究生来自河南,我也是半个河南人——母亲故乡是河南开封。我这么交代是为了说明我对河南人没有任何偏见,当然如果你说这是因为我还是半个山东人,山东人耿直大度,心里弯弯绕特别少,我也不否认。没有偏见这一点显然并没有阻止研究生成为一个独特的人,至少在我眼中如此。

2

上面的文字是闲话,现在转入正题。每天在睡前读一点书,我会觉得情怀更纯粹,这么说虽然有点精神胜利法,但我一直有读书的习惯,并自得其乐。

2012年9月,研究生开始和我“同居”,真有些不习惯,可是考虑到两个人做饭比一个人省钱,也就是说合伙的好处要大于单干,我也就以表面特别热情的态度心里勉为其难地接受了这一事实。很显然,作为一个读书人,在谈到钱的时候,我比孔乙己要聪明。鄯善人在说一个人比较“二”时候会搭配着鄙夷的表情说:单干!但在我老家山东,单干是指一个人做事,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我可以说:

研究生的入伙,让我告别了单干的生活。

3

很快发现了问题,原来我看书到12点,然后洗漱,半个小时内基本入睡。研究生的到来延长了我看书的时间:他的打呼声会让我在将睡未睡之际,带着一点倦意打开床头灯,继续看书到2点左右。有时困极了,书撂在地上,会忘了关灯,一睡到天亮,研究生就会教育我“不关灯是人品问题”。

我明知道自己忘了关灯,可天明一看灯已经关了,因此我装糊涂:“我没有不关灯啊,不信,你看。”

这时候研究生会很无奈地竖起中指说:“你用这根指头想想也能想出来!我尿尿回来帮你关的,不用对我说谢谢,这是举手之劳。”

我会很认真地问:“你洗手了没有?”古代的读书人都做过“红袖添香夜读书”的美梦,我在上大学的时候也有过这个美梦的现代版,比如说,没有香,可以送杯茶什么的。“夜读书”我是做到了,没有“红袖”送茶我也习惯了。突然间耳朵里挤进一串串的打呼声来给我助兴,哎,这书没法看了。研究生打个短呼,我眼睛会从第一行跳到第三行;再打个长呼,直接从第三行跳到第七行,一页书看完了,还得回头在看一遍。等眼皮跳酸了,我就关灯睡觉。

4

说过人,接下来我说说狗的事情。瞧,你别笑。实话跟你说吧,这篇文章我没打算写4,写完人就结束这篇文章,然后去吃饭。所以,写完研究生,然后写狗,不是我预谋的。此时我的肚子开始鸣笛,告诉我该下班了。可是肚子咕咕叫的节奏是两短一长,这是某个难眠之夜里狗叫声的节奏。

夜里读书,为了摆脱打呼声的干扰,我眼睛从书本移到窗外,灰乎乎的天空,静静的夜。这时候,几声狗叫由远而近,钻窗而入,懒洋洋的,带着几分不耐烦,根据我的经验,这狗叫不是因为遭贼;很可能是因为夜里地面上起了风,干扰了狗的清梦,再加上职责所系,就顺便叫两声向主人表表衷心。真正遇到情况,这一定是一只夹着尾巴逃跑的货色。真正好的看家狗,这种小动静不会叫,而是竖起耳朵,瞪着眼睛,严密监视,顶多发出不干扰主人睡觉的低吠。

盯着窗户,我的思绪在飞,一行行文字似乎飞出窗外。在描写狗的文字中,巴金的《小狗包弟》中艺术家的那只狗给我强烈的印象,它的存在标志着极端情况下的人性在动物身上得以保存,而兽性在人身上得到充分体现;我对杰克·伦敦的作品《荒野的呼唤》中那只名叫巴克的狗充满敬意,它性格坚韧不拔,永不屈服,经受重重磨难最终回到荒野,获得自由和尊严。这样的阅读,使我在这个小城里更加上进,在荒冷的夜里心得到温存。

5

鄯善小城的夜里,不光有狗叫声,还有鸡叫声。

我一直搞不明白,拼音“O”为什么会和鸡叫声相关,公鸡叫声为什么用“喔喔”来拟声;公鸡打鸣明明是“格——格儿——”,并且公鸡可以依据自己的心情来调整音节的长短和嘹亮程度。我相信公鸡打鸣如果是“喔喔”声,它一定会因为脖子伸不展而憋气,进而导致休克。

这个小城夜里的鸡叫声已经失去了原始功能,如果公鸡打鸣就起床,你会被认为在梦游,或者说你是为了数星星;另外,小城里居住的多数是上班族,他们上班不需要提醒,到点就醒。如果说鸡叫声还有点作用的话,对鸡本身是消遣,可以打发时间;对像我这样因为码字睡不着的人而言,是审美,“鸡声茅店月”的意境已难寻觅,不过,呆坐小楼听鸡鸣也不错,最起码可以催眠。

6

狗叫消失了,鸡鸣更加飘渺,我想着巴克的坚忍,听着鸡叫声,在研究生的打呼声里沉沉睡去。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