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政史十六讲》读书笔记
《中国财政史十六讲》读书笔记
前不久在“得到”app上听读了刘守刚老师的《中国财政史十六讲》中关于中国古代财政税收最根本的困境是什么?这一观点我颇有感悟,于我有些许启发,遂写下这篇笔记。
首先,我们直面一个问题:中国古代财政税收最根本的困境是什么?很多人可能第一时间想到的是缺钱吗?不是。中国历来是一个大国,与其它的世界几大文明横向比较,中国统一王朝的财力可谓非常雄厚。不存在缺钱,那中国古代财政税收最根本的困境究竟是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回溯到古代中国财政收入的来源。
《中国财政史十六讲》读书笔记
中国古代王朝统治者历来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属于典型的农耕文明,中国财政税收主要来源于土地,农耕地带,税收的成本很低,能聚集起来的财富总量也很大。那还有什么困境呢?在农耕文明时代,土地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源,农民耕作土地靠天吃饭,土地上的产出是相对固定的,这就造就了中国古代农耕文明财富税收特征是财政税收总量是稳定而有限的,刚性太大,弹性太弱。
《中国财政史十六讲》读书笔记
中国古代王朝政府实行的是“量入为出”的财政政策,王朝每年的财政收入是稳定而有限的,财富总量就那么多,所以政府职能部门所分配到的财政资金是一定的,即“有多少钱办多少事”这种财政政策的特点是稳定,但是弹性太小。
这种“量入为出”的稳健紧缩型财政政策成为牵制王朝对外扩张的一根线。有了这根线牵着,风筝怎么飞也飞不远。因为王朝要发动对外战争必然要消耗大量财政资金,而这是这种“量入为出”的财政所承担不起的.这就直接导致中国古代的王朝对外扩张的动力不大。所以中国古代王朝的财政体系始终着力于土地,而不是向外扩张,这种财政体系也决定了古代中国王朝必然是一个内向型政府.如明清时期政府采取的“闭关锁国”政策.
然而西方则不同,西方国家普遍施行“量出为入”的财政政策,即需要办多少事就收多少钱,因为商业和对外战争完全可以把在战争中花的钱收回来,他们的财政状况弹性很大。所以这种“量出为入”的财政政策直接决定着西方国家实行对外扩张的外交政策。如早期的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等,通过对外扩张掠夺资源,开拓市场以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
《中国财政史十六讲》读书笔记
中国古代王朝实行的“量入为出”的财政政策,使王朝每年的财政收入相对稳定而有限。这种稳定有限的财政收入也成为制约皇权的重要因素。因为国家每年的财政收入就这么多,虽然封建社会皇权至高无上,皇帝实际可操作的空间已然不大。
《中国财政史十六讲》读书笔记
中国古代王朝这种稳健紧缩型的财政政策,虽然弹性小,应付国家日常运转不会有什么问题。但当遇到外部危机时,弹性弱的缺点就会被无限放大。例如,北方游牧民族的大举进攻,军队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钱从哪里来?大幅增加的军费是农耕文明刚性财政所负担不了的。宋朝和明朝的灭亡就是很好的例证!
虽然这种“量入为出”的紧缩稳健型财政政策弊端诸多,但也有它的益处。虽然农耕经济的财政收入弹性很差,但它结构简单,生命力顽强。上一个朝代灭亡后,新王朝只要重新分配给农民土地,施行轻徭薄赋的政策,经济和社会结构很快就会重建,帝国也由此复兴。
我们经常自豪的说我们中国是世界各国文明中历史延续性最好的国家。不管乱成什么样总能复兴。农耕文明既给我们带来了财政上根本的困境,也带来了极大的好处。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