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
2018-02-26 本文已影响19人
谷乘风
这篇文章应该熟悉的人会比较多一些,甚至有许多人能够背诵下来。原因是这是一篇被选在教科书中的文章,而且高考会考。相必这篇文章在早读课上陪伴了许多同学吧。
因为郑国对晋文公无礼,且依附了楚国,让晋文公气愤不已。所以,晋侯联合秦伯发兵围郑。
郑国老臣烛之武本来不受重用,却在此危难之际挑起大梁,拜访秦伯,陈述利弊,最终以“攻郑不利秦”作为结果说服了秦伯退兵。晋国见大势已去,只好收兵。
烛之武的临危受命,虽不受重视仍为国排忧解难的爱国之心不必多言。
我们对比前一篇文章《展喜犒师》,可以发现一些很有意思的事!
《展喜犒师》中,展喜利用齐鲁两国的盟约化解了一场战争。
而《烛之武退秦师》中,晋攻打郑正是因为郑背弃了盟约,失礼于晋。但烛之武避而不谈此事,而是向秦伯陈述利弊,最终达到化解干戈的目的。
这里能看出来两件事。
第一,春秋战国时代的礼乐崩坏,盟约只不过是诸侯国之间逞口舌之利的材料而已,早已不被天下认可。只不过偶尔当做战争的借口而已。
第二,如同展喜,烛之武他们这类善于口舌之辩的大才,从来没有固定的格式。言语之间,全靠审时度势,顺口而出,绝不拘泥。
有时候,生活中我总遇到一些奇葩的事。同一件事,发生在我身上两次,一次我是受害者,一次别人是受害者,但在与人争论时,受批评的却总是我。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我借给别人钱催别人还我,被人说没人情味;别人借我钱催我还钱,被人说不知道感恩。
想来我的口舌功夫还是要好好练上一练,否则无论对错都要被人讽刺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