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近代化的思考

2022-10-15  本文已影响0人  辣汤

有的时代诞生了一群文人,整个社会就会有浓浓的文化气息;有的时代诞生了一群商人,整个社会就有浓浓的铜臭味;有的时代诞生了一群政客,整个社会就有了浓浓的形式主义。

中国自古以来,不乏一个作风;四个字来形容就是:趋炎附势。三个字:跟着走。

左宗棠认为:“人见西土技巧,卓越古今,以为华人学制(制造的制,非制度的制—引者),必须聪颖俊达之士。不知彼中均由匠人推择,并非士类求之。况中华学制本执柯伐柯,较之天工开物又自有别。使三千、七十之徒执贽般倕,不亦颠乎?”(《答杨石泉》,《左文襄公全集·书牍》卷22,第37页。)

左宗棠的这段言论是在洋务运动早期,对有人主张应该选拔优秀的孩子去学习科学技术的看法。左宗棠在中学的历史里正好是一个正反两面人物: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被认为是刽子手;收复新疆,被认为是民族英雄;参与洋务运动,又被认为是时代的弄潮儿。通过上则的材料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左宗棠,他虽然支持洋务运动“师夷长技以自强”,不过仍然摆脱不了传统的士农工商的定位,顽固的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也说明,洋务运动的领导者无法突破旧观念,严重制约了运动的发展,也注定无法救中国。

传统观念的改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黄炎培在民国初年调查江苏全省中学毕业生,竟无一人从事农、工、商业。据李喜所先生研究,20世纪初期留学的学生,绝大多数学习文科,而军事、政法类学生则占了一半。1909年第3期《教育杂志》报道指出:“近日留日学生,大都趋向法政,愿习实业者少。”(李喜所《近代中国的留学生》,第145页,人民出版社1987年7月第1版)20世纪初正是中国由学习西方技术向学习西方制度转变的时期,留学生趋向法政也实属正常,近代中国动乱的国情也为军阀提供了平台,留学军事也是必然。洋务运动的破产、民族工业发展的艰难,使得实业救国难上加难。脱掉救国的外衣,留学生也要回国就业,当然军事和法政更容易投机,而实业则需社会稳定、国家统一之类的大背景。

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首先是“器物”,可是又没有摆脱传统的士农工商的定位,没有提高科技工作者的地位,没有发扬“匠人精神”,此时的留学生虽大都学习实业,却少有用武之地;后来又转向学习西方制度,找对了方向,却出现学习实业的少了,一窝蜂的扎堆学习军事和政治,政治投机的不少,肯干实事的不多。再后来学习西方文化,这是中国人最擅长的,也是最成功的。中国的近代化每个阶段的主题虽然不一样。

一群人搞教育,一群人搞经济,一群人搞文化,一群人搞政治……没有哪个地位高,没有哪个靠边站,那才是真的平等社会。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