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不是借口,它是一种权利,是一种生活方式
自从开始养猫,我就发现猫是一个很会生活的动物,在它身上我常常能学到很多东西。
比如,猫从来不记仇,即使你前一天掐着它的小脖子批评它“不该把水杯弄洒”,打它屁股,隔天它还是会开开心心的迎接你回家,和你玩;猫特别懂得与人保持距离,你亲近它,它开心,你不亲近它,也无所谓,但总会待在你看得见的地方陪你……总觉得它内心的平和、淡然,似乎暗藏着一种生活哲学。
![](https://img.haomeiwen.com/i1623438/80ecb3234bd8ce3e.jpg)
在《猫和狗的生活哲学》中,就讲了这样的“猫狗式哲学”。作者以猫、狗为主人公,以一种轻松、愉快的方式,讲述了发生在它们身上的故事。但这不仅仅是一本有趣的漫画书,是一本心理疗愈书,也是一堂人生哲理课,一次自我探索、追寻幸福的机会。希望借此给更多情绪、心理有困扰的人,提供一种自我探索、向内生长的力量。
作者简单心理,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国内领先的心理健康平台,是一个由来自全球的上千名顶尖心理咨询师、精神科医生组成的强大智囊团。从2014年成立至今,一直致力于帮助人们解决心理、精神方面的问题。
全书围绕躺平、修复、疗愈和自由这四个关键词,看似讲述的是猫狗生活,实际上是生活中常见的故事。比如找借口,不去锻炼、不想学习;计划着一定要开始努力了,却总是无法下决心开始;想要做真实的自己,但又不得不去讨好、逢迎……对此,我们会感到沮丧、焦虑,甚至自暴自弃。
![](https://img.haomeiwen.com/i1623438/1d2cae8fcba61b5c.jpg)
为了更好的解决问题,作者提供了四种心理工具,即情绪评估测试、焦虑水平测试、抑郁防护手册和心理边界测试,让我们通过测试,更清楚的了解自己目前的状态,同时还设置了40多个生活片段,搭配心灵“罐头”,帮助我们疗愈内心,更好的向前。
比如,当我们看到别人那么自律、成功时,自己也开始定目标、做计划,想要好好改变,但真正去做的时候,又总是懒惰,提不起精神时,我们需要的不是加把劲儿,而是停下来好好修复,然后再重新出发。
你一定听过这样一个词,叫“自驱”,它可以推动我们更自主的去完成想做的事。
相比自驱,更多时候、更多人喜欢靠他驱。跟别人一起读书,就能读完一本书、两本书……很多本书;和别人一起运动,能坚持跑步、瑜伽……可当这个被称为“别人”的驱动一旦撤掉,大多数人就又回到了原点,只有少数人形成了“自驱”,继续坚持下去。
![](https://img.haomeiwen.com/i1623438/981b45548dbe0507.jpg)
这种回到原点的情况,与书中的“被动废”相类似,都是“他人”留下的后遗症。
什么是被动废?指“本来能够主动去做的事,但由于被催促,从身体到心灵会出现全方位、多层次的抗拒。”
简单来看,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懒惰、借口,但作者从心理学的角度去分析时,你会觉得很不一样。即当一件事从“积极的主动”,变成了有“控制性的被动”,会容易让人心里有抵触、有依赖,这是符合人性的行为。对此,书中给出的解决办法,是“适时的自我放弃”。
![](https://img.haomeiwen.com/i1623438/7fd71384df36ce31.png)
是的,你没看错,并不是改变,也不是调整状态重新出发,而是放弃。这听起来很消极,但从心理学来讲,这是一种接纳。心理学家认为,“当一个人清楚的意识到自己正处于层层束缚当中,仍然能够按照心之所想,自由的作出选择并承担相应的责任,他就是自由的。”
也许,你觉得这不像是心理学,倒像是一种“成功学”,或者说是一种“玄学”,你要明白:当我们真正接纳自己内心的想法,真正摆脱“他人”的督促、推动,真正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时,才能拥有持续改变的动力,才能更好的向前。
很多事我们想不明白,或是看不透、放不开,不是因为我们不懂,而是因为我们处于“局”内,这就是所谓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https://img.haomeiwen.com/i1623438/e4944c9e4435491d.jpeg)
在《猫和狗的生活哲学》中,作者以猫、狗两个可爱的形象,让我们有机会看到生活中自己的真实面貌,是让我们走出“自我”这个局,以一种更轻松的方式,从外向内检视自己和自己的生活,而最终能否走出困顿和迷茫,迎接新生活,关键还是靠我们自己去领悟和觉醒。
所以,如果你正处于一种越努力越焦虑,越想改变越踌躇的状态中;如果你总有被无力感,充斥全身的痛苦;如果你不知该如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更不知道该向谁说起……不妨打开《猫和狗的生活哲学》,抛开世俗的眼光,换一种方式去思考,去重新看待自己和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