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态度,一种生活读书

记林徽因《窘·维杉》

2018-09-11  本文已影响241人  华林_c9cd

文/典当岁月

林徽因笔下维杉也许是真实的爱情故事,有些东西用语言仅无法描述,当你找不到能够画下生活的那支笔时,何不妨借那已渲染好的画卷展开想象。

一直以来我都觉得所谓文章即为情到而无意流出,每每动笔必要好好酝酿一下情感,或弄得自己感伤到提笔心泪已满、或是营造出氤氲神秘而不知所以的梦境让自己飘飘欲仙、亦或是提前看一些动情的文章令自己感同身受。如此以来,所写并不能离开一贯的套索,模板化的文字排版术。

读到《窘》已是十来天前的事了,也许我该同情维杉,就像对待一个乞讨的跛脚老人。可是,我没有,因为我觉得维杉真实的存在过,可能他就是我们在自己心里的模样,如此这样便没什么可以同情的了。

面对爱情,不是冲动就可以轻易说出,维杉小心的隐藏着心里的故事,也苦苦锁住心上的人儿,防着所有人,也不放心任何人。芝只有十五六岁,豆蔻年华,虽然那个时代十来岁便可以成为小脚童养媳,可是她是接受过教育的。她还要出国,留学,去世界看看和中国不一样的景色。

维杉是一个不爱说话的人,他的年纪在一群教书人里是尴尬的,34岁尚未娶妻,也无情人。大芝十来岁,总是无法开口的。他把自己归为年轻人,可不曾想“杉叔”总是在提醒着自己。芝在维杉的眼里,就是一个天使,天棚的水打湿芝的衣衫,维杉轻轻揩拭,看着芝那红红的小脸,不禁迷了眼神。

小孙也许是最符合芝的情中人郎,活泼但不失细心,聪明而又有才华。芝和小孙窃窃私语的画面,维杉是记下的,可是终归不是年轻人。伦理的束缚也约束维杉的每一个动作,禁锢着每一个想法,不敢有丝毫亵渎。

与3个年轻人划船是维杉永远忘不了的画面,比赛划船,本该是让着年轻人哄着他们开心,可维杉还是较了真。躺在船舱,芝的油纸伞在轻轻摇曳,透过一束束柔和的阳光,看着心里的人儿,这样的画面是多么美好啊。芝的每一举动都牵扯着维杉的脆弱的心,一阵阵悸动。

最后一次见芝,芝趴着桌上哭泣,小孙出国了,身边朋友走了(也许是情窦初开的心上人)。维杉看着芝哭泣时肩膀的耸起,看着芝因哭泣粉嫩异常的脖颈,突然想吻这小小的人,可是最终只是轻轻地吻了芝的头发,用大人的口吻喊芝孩子。

维杉知道自己已是入情,逃离是理所当然的了。跟旭说“窘极了”,真的是哟,少朗的孩子,自己怎可有其他想法。抛出去文章背景,维杉的感情故事,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永远没人敢保证,你能后无顾忌的坦言你的情感。这路上总是有着多多少少的坑洼处,跳不过去也折不回头,只能停在原地,看着远方,不知所语。

想象维杉在车站,一个人的身影融入熙熙攘攘的人群,在视线中消失。远处的山墨黑黑的,火车远去,驶入画面,也驶出了画面。


原创作品,请关注公众微信号“心情日记随笔”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