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阿华
阿华是我们小区的邻居,虽然隔着几栋楼,毕竟从小看着一起长大,小我三岁,平时见面挺亲热的,以姐妹相称,见面还会聊上一会儿,有一次还让我去她家坐坐,给我看父母和她的照片,她的父母我从小就经常见,都是银行职员,父亲还当过襄理,也是蛮有层次的一个家庭。(后来听说移民出国了)记得这天,阿华还为我演奏了钢琴协奏曲:《梁祝》,手捧着咖啡的我,如痴如醉。
后来,阿华顶替了母亲的银行工作,也在银行当柜台理账员工作。一直到计算机普及,许多行业机器代替了人工,银行也是其中之一,阿华才提前退休。
阿华没有结婚,可能是因为要求太高,也可能是错过了机会,邻居们也都挺为她可惜的。
直到有一天,远远见到阿华搀扶着一位老人,(老人穿得西装笔挺,系着领带,手持文明棍)缓缓走出弄口,我心想:哦,大概她老爸回来了。
果真,我没猜错,遇见阿华时她自己说的,是她老爸。(92岁高龄)以后隔三岔五的,就见阿华搀扶着老爸,不是外出用餐就是四处走走,听她说,年纪大了,早上十一点左右才起床,喝点牛奶,吃两块糕点,吃午餐就要两点左右了。晚餐要到十点左右。而且老人牙不好,胃不好,要吃软的,热乎的,新鲜的,(隔顿不吃)她得跟着老爸的节奏,生活起居。心想,真是孝顺女儿!
阿华对老爸的照顾远不止这些!听说老人喝羊奶好,他天天去超市买新鲜的;那时正遇上冬天,担心老人洗澡不安全,专门请了护工,理发师料理他的洗护;遇上大晴天,会搬上藤椅,搀扶老爸到小区晒太阳;(说阳光直射补钙)到了过年,会让广帮师父上门做菜,因为老人习惯广东菜......。
可是开春了,再也没见阿华和她老爸的身影。有一天外出,看到小区里三两个人群在议论什么,走近一听,原来是在说阿华!
原来,阿华的“老爸”只是一位从事金融证券的,外地银行退休的老人,(在职时,担任银行行长)与阿华在股票交易所相识,相知,也是阿华的金融投资老师。阿华说,多笔交易都是在老先生的建议下取得成功的。老人的子女都已在国外成家立业,安身立命。老人与阿华有一纸协议,大意是:在一起过日子,照顾老人的饮食起居,退休金放在一起,一旦老人走了,自己的房子遗赠阿华作为报酬。远在国外的子女也都没有异议,并在协议上签字为证。
一个阳光明媚的春日,遇见阿华,感慨地跟我说了许多:阿华的老爸早已在十多年前走了。那时阿华还在工作,听到父亲病危的消息,来不及请假,订票,那边的哥哥已经报来了父亲过世的噩耗。阿华很遗憾没有亲手照顾过老爸。老先生(现在的老爸)跟他在交易所认识,前几年股票旺势,来不及外出午餐,都是我替他买进来吃的。每次都让我多带一份,晚上用。这才知道他是一个人过。就这么一来二去,老先生知道自己也是单身,于是提出了这个设想。没想到国外的子女很快就通过了这个方案。(并去做了公证)阿华说,既然这样,那我就好好待他当自己的老爸,替他的子女,也为自己,尽一次孝。没想到老先生没福气,才过了一年不到,就这么毫无征兆地走了!他补充说,我两也是同频走到一起的。
至于他的房子,我是这么想的:自己现在一套房子住着够了,没有必要存房子。老先生没有跟我认识前,由于是孤老,多年来,当地居委会也没少关心他。听老先生说,逢年过节都会请他团圆或送慰问品,房子就交给当地民政部门处理,一来他的子孙万一回来问起也有个交代,二来证明我始终没有非分之想。协议规协议签。唯一得到了他留下的靠工资炒股的一点票券,做票券是我的爱好,就算留个纪念吧。
其实,真正的智者,是把生命当作做减法的过程。物质金钱的增加,只会让人执着于得失的痛苦,把人生的失去看作是一种常态,才是生命的一种正确的打开方式。才能不负完成一生的任务:不忘倾听来自内心的声音,活出属于自己的真实。
生活中那些表面增加的东西,只是在掩饰暗地里的失去。为了不让自己负重前行,人生必须做减法,留下能共同成长进步人和能实现价值的事,以及信仰和骨子里的骄傲。走自己的路,不需活在别人眼里,断绝不需要的,舍弃不必要的,脱离物欲的执念,通过取舍获得幸福的人生。
阿华的取舍你认同吗?你是阿华,会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