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读书笔记《教案的革命:基于课程标准的学历案》
如何设计“作业”以提升作业价值?
一、整体设计课前、课中和课后作业
教师在设计作业时需要整体设计、统筹安排不同阶段的作业,以实现作业价值的最大化。
(一)课前作业
课前作业的主要功能是为新课学习作铺垫,一般包括预习教材、复习与本主题知识有关的前备知识和方法等。
(二)课中作业
课中作业也称课堂练习,其主要功能是检测评价,教师通过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来了解学生对某一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即学生“学会了吗”、“学到什么程度了”,进而为教师接下来的教学策略提供依据。
(三)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申和继续,其功能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升应用知识的能力、开阔视野。
二、作业应与学习目标匹配
(一)内容吻合
教师设计的作业在内容方面应与目标吻合,不超出目标所要求的知识与能力范围。
(二)形式匹配
作业的形式有多种,有纸笔作业,有调查、访问、体验、实验等实践性作业,它因学科及主题的不同而不同。
(三)难度恰当
教师设计的作业在难度上应与目标一致,不随意降低或者拔高难度。
三、尊重学生差异设计分层次的作业
分层次的作业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作业量进行分层,二是作业难度进行分层。
(一)作业量的分层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个体情况和对其发展要求的不同来设置作业量,让学生各取所需。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可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必做题为所有学生均需完成的,而选做题可供各类学生根据需要自主选择,从而实现作业在量上的分层。
(二)作业难度的分层
教师要量体裁衣,针对不同的学生,设计合理难度的作业。
四、注重作业形式的多样化
作业的形式有多种,根据划分标准的不同可划分为:纸笔作业和实践性作业,开放性作业和封闭性作业,自主性作业和合作性作业等。
(一)纸笔作业与实践性作业相结合
教师应加强实践性作业的设计和布置。
(二)封闭性作业和开放性作业相结合
开放性作业答案不唯一,学生可以大胆地探索与表达,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辩证思维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三)自主性作业与合作性作业相结合
自主性作业即学生独立完成的作业,对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合作作业即通过学生合作完成的作业,对于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团队意识、合作精神等具有重要作用。
(8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