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一句赞美,多一分期待
人人都渴望被肯定,学生更不例外。作为教师,我们一定不要吝惜赞美和鼓励的语言,在此我和大家分享我的一个德育小故事。其实教育故事每天都在上演,不一定惊天动地,但一定有温情和意义。
陈宝瑞同学刚到班里的时候成绩靠后,并且在一次学校排查中,他因为吸烟被全校通报批评,回家反省戒烟两周。我也由于刻板印象给他下了定义——后进生、问题生。但是在一次月考监考过程中,我无意间发现他竟将数学卷的最后一道题做了出来。要知道这道题许多成绩好的学生都没有完全写对。我非常惊讶,惊讶之余又有一次欣喜,我想陈宝瑞同学或许是有潜力的,那又是什么原因让他到了今天的地步呢?从那次之后我一直在思考,怎样才能激发出他的潜能,激发他的斗志。
通过我长时间多方位的观察,终于让我发现了他的特长。在一次学校举办的长跑接力赛中,陈宝瑞同学在上一位同学几乎被其他班级落下半圈的情况下,接到棒之后奋力前追,居然将落下的距离拉平了。当时全班爆发了雷鸣般的掌声,那一刻我看到了孩子眼里的光。
比赛结束之后,刘铭悦和王佳琳同学找到我,用恳求的眼光看着我,说道:“老师,我们想求您一件事,您能给陈宝瑞同学在班级考核中加一分吗?他在自己跑完之后一直给我们陪跑,给我们加油鼓劲儿,在我们感觉体力不支几乎要放弃的时候给了我们很大力量,让我们坚持跑到终点。”我答应了她们的请求,并且在全班同学的面前表扬了陈宝瑞同学在这次比赛中的优秀表现,赞美了他团结同学、有班级荣誉感,和为班级争光的行为。我的表扬非常有仪式感,我觉得我的教育契机也到了。
从那次之后,我发现他开始主动问同学不明白的问题,他开始关心自己的学习。而我在课堂上也增加了提问他的次数,并及时对他的回答予以肯定。很快,第2次月考结束了,陈宝瑞的成绩从原先的四十几名一下子跃升至班级25名,在全年级排名中从500多名上升到350名。拿到成绩的那一刻,我立即给陈宝瑞的妈妈发去了喜报,并且表扬了孩子最近的学习状态和在校表现。
若是按照电影剧情,这孩子应该在这样的良性循环中不断地提高,直到成为优等生。可是教育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现实当然就是现实。很快,这孩子又有了其他问题,他因为违反校规校纪,带手机入校,晚上和其他同学聊天被举报。
按照校规校纪要回家反省两周,但他不愿意回家,他妈妈来接他的时候,他的态度很坚定,绝不回家,宁可让父母陪读。于是他妈妈在校陪了他两周,在这两周陪读过程中,刚开始他对妈妈态度及其冷淡,连头也不愿意回过来看妈妈。我本以为第2周他肯定不来了,会选择在家反省,没想到他依旧来了,因此可以看出他不想落下功课,想努力学习。
我便找了一个机会和他探讨了一下为什么对妈妈态度冷淡,是认为妈妈来学校陪读丢人吗?他点了点头。紧接着我问,是妈妈这个人让你丢人,还是你自己的行为,让你觉得丢人。他回答:是自己的行为丢人。我因势利导告诉他,妈妈来这里是为了让你能够改变,不能以这样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父母。这次谈话之后,在班里他和妈妈之间的沟通变得多了,对妈妈的态度也有了很大的转变,我这次谈话起了作用。
两周陪读结束后,陈宝瑞同学又有了改变,他比以前更踏实一些了。紧接着班里又迎来了足球比赛,他踊跃报名,我在全班面前对他进行了赞赏。最终在他的带领下,班级取得了全校第2名的好成绩。
现在我能感受到,每次我将目光洒向全班同学时,他都渴望能得到我肯定的目光,但偶尔也会目光躲闪,怕被我注意到,我知道那时他肯定又犯了小错误了。我也明白了,对于每一个孩子的教育都任重而道远,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都在这种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道路上成长,成为更好的自己,包括学生,更包括我们自己。
我时常反思自己在对陈宝瑞同学的教育过程中都运用了什么方法。我发现虽然在考教师资格证的时候,很讨厌被那些理论,总觉得那都是无用之物,但实际上我在实践过程中却在践行着这些理论。
例如“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我发现了陈宝瑞同学在体育方面的优势,大力肯定。调动他自我因素中的积极性,克服其消极性,为其树立信心。并且这一条原则的运用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他变得自信了,主动学习知识了。二是疏导性原则,我多次找时机与陈宝瑞同学谈心谈话,讲明道理,疏导理想,抓住时机因势利导。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三是集体教育原则,这条原则是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首先提出来并实行的。我在对陈宝瑞的教育中,将他的个人问题放到了集体中去解决,通过个人使集体受教育,同时通过集体的教育又反过来影响个人。
原本我以为这些理论离我很遥远,殊不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却在一直践行着这些理论。这也让我充分意识到理论结合实践是多么重要。
我的德育小故事也许是千万教师中最普通的一个,但是对于陈宝瑞和我的影响却极其深远。这个孩子由于我的用心变得不再放任自流,自暴自弃,有了向前冲的勇气。而我在这个过程中也坚定了自己的教育理想,那就是拥有一双慧眼,多发现孩子们的优点,因势利导,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多一分赞美,多一句肯定,多一丝期待。
注:2021年参加学校“德育故事”比赛的演讲稿。获得第一名。荣获证书、洗衣液和一个保温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