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与酒,故事和远方轻而易举的习惯养成术我们爱写日记

「习惯研究38」☞习惯如何拆解?

2019-02-10  本文已影响19人  楠天下的太阳花

楠天下的太阳花/原创

孔子在《论语·雍也》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孔子言下之意是说,万事万物,如果形式大于内容,则显得虚浮,如果内容大于形式,则显得粗野。

正如科技发达的今天,很多电影利用特技,不注重内容的呈现,更多表现画面的唯美。这就会体现出电影的虚浮不实在,如《满城尽带黄金甲》。

拆分文学与电影等艺术品的形式与内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它们。

习惯的拆解道理也一样。

其实,针对习惯拆解,我思考了很久。到底要拆解还是不拆解?因为古今中外从来没有人去拆解一个习惯。

既然研究习惯,拆解习惯也无可厚非,别人不拆解,我反而更值得尝试。

遵循习惯的第一性原理,先拆起来,其它以后再说。

如何拆解?我把习惯分拆为内容与形式两个部分。

我们来看大量的例子,这样对习惯的拆解就会有清晰的理解。

1,养成早起的习惯。

内容是什么?起床这件事儿。

形式是什么?清晨六点钟。

2,形成早睡的习惯。

内容是什么?晚上睡觉。

形式是什么?晚上22点钟。

3,养成晚餐后在江滩散步的习惯。

内容是什么?散步的行为。

形式是什么?19点,晚餐后,江滩边。

4,刚刚完成「每天一个俯卧撑」的习惯。

内容是什么?俯卧撑。俯卧撑有很多的花样,他们都是内容。

形式是什么?每天做一个就行了。每天是时间,一个是数量。这些都是形式。

5,在简书上日更的习惯。

内容是什么?你写的每一篇文章。

形式是什么?每天完成一篇,字数不能够少于100字。

6,每天喝三杯水的习惯。

内容是什么?喝水啊。

形式是什么?每天三杯。

我们为什么要拆解习惯的内容与形式?我们追求习惯的内容,但却要通过习惯的形式来实现。

内容的暂且不谈,形式有哪些具体表现?行为的时间,地点,实施行为的工具、方法、途径,行动的环境等。

后续讨论习惯的过程中,我们把习惯的形式理解为影响习惯形成的各种因素,每种因素都有详细的解读,敬请期待。

当我们把习惯进行内容与形式的拆解以后,我们对习惯的理解更更加深刻。

讲到这儿,我们会意识到,拆解习惯就成为必须的事情。在我们养成习惯的过程中,学会拆解习惯的内容与形式,帮助我们形成良好习惯。

楠天,创立「楠天习惯研究室」,简书习惯研究第一人。目前在习惯连载中。养成更好的习惯,请关注阅读连载:轻而易举的习惯大成之道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