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参同契•坎离戊己章》新注 卢理湘
章论:坎离为药物, 戊己有二意:一为真意,丹家喻为黄婆、黄家;二为中宫黄庭 。丹家以真意采药, 归于中宫, 称为三家相见。水火土又称为三物一家, 此为作丹要领, 后世丹家多推明此义。
“言不苟造, 论不虚生。引验见效, 校度神明①。推类结字②, 原理为征。日月为易, 刚柔相当。”
① 神明,喻指元精。《参同契》云:“神明自来”, 指元精自动撞出。“校度神明” 指揣度元精到来的消息。
②《易•系辞下》:“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结字,为结绳以记事,是文字产生前的一种帮助记忆的方法。相传大事打大结,小事打小结。现今某些没有文字的民族,仍有用结绳来记事的。
意译:《参同契》中所言,都是我自己的亲身实践,不为虚言。修炼丹道的效验,可以经得住历史的考验。修丹的原理,如易之卦爻,刚柔相当,又如天地之日月,亘古长明。
魏真人道成作《参同契》,以自己亲身实践结合《周易》,写下此“万古丹经王”。以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论述丹道,所叙内炼情景,皆与事实相符,后世得明师真诀者可以印证,所以言论“不苟造,不虚生”。 后世真人得明师真诀,自己刻苦修炼,皆能与此书境界一一相合,为什么呢?因为性命双修丹诀从道祖传来,皆为惟一,陈泥丸祖师云:“金丹亦无第二诀,身中一亩为家园” 。
《规中指南》云: “夹脊如车轮, 四肢如山石, 两肾如汤煎, 膀胱如火燃, 此还丹证验,千圣一辙。”“两肾” 为内肾, 不为肾脏。修行修到此处,炼己不熟,则难以把握,此为圣凡分界。
白玉蟾真人云:“一言半句便通玄,何用丹书千万篇。”学士得决,密修丹道,自有效验,其“证验之推移,如立竿之见影” 。丹道之关键,在于校度元精到来之消息,即活子时之二候。
真人类推上古真人之效验,结合自己实修的实际情况,从事实上升到原理的高度,创作了《参同契》,以为万古不易之丹理。
“易” 字,为日月二字,上下合为“易” 字,月中含日为“丹” 字,并列则为“明” 字。易有变易〔穷究事物变化〕,简易〔执简驭繁〕,不易〔永恒不变〕三意。古人造字,合日月为易,其刚柔相当。日为刚,月为柔,上刚下柔。
“坎戊月精,离己日光①。土王四季,罗络始终②。青赤白黑,各居一方③。皆禀中宫,戊己之功④。”
①按纳甲法,坎纳戊土,离纳己土。戊土为坎之阳爻,为先天阳精,坎为月,所以戊土为月之精华。己土为离之阴爻,为后天炁,离为日,所以己土为日之光华。
② 十二地支配十二月,如下表:
地支 子 丑 寅 卯 辰 已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月份 十一十二正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辰戌丑未为土,在每个季度的最后一个月,故为四季土,“土王四季”, 以“罗络” 一年之“始终”。 “罗络” 为分布、排列之意。
③ 以十二支配方位、四象、颜色,则为:
寅卯为木,木为肝,颜色为青,居于东方;巳午为火,火为心,颜色为红〔赤〕,居南方;申酉为金,金为肺,颜色为白,居于西方;亥子为水,水为肾,颜色为黑,居北方。
④ 丹家以金木水火为四象,加土为五行。以金水一家,为铅,为夫、他家;以木火一家,为汞,为妻、我家;以土为真意,为黄家。此为丹道之三家、四象、五行。
三家要相见,必须要以真意〔土〕采得真铅〔金水〕与真汞〔木火〕会合,归于中宫〔土〕,故金木水火四象会合,攒簇五行,结为大丹。
《悟真》云:“离坎若还无戊己,虽合四象不成丹。只缘彼此怀真土,遂使金丹有返还。”
又云:“四象五行全籍土。”
丹家流戊就己、取坎填离、推情合性、三家相见、四象和合、攒簇五行、金来伐木、举水灭火、推三、合二、归一等等,究其实质,就是下手采药,以真意擒得元精,化为甘露,归于中宫。所以成丹与否,在于真意,真意为戊己,皆是“戊己之功”。
意译:坎中之阳爻,为戊土,为太阴〔月〕之精华;离中之阴爻,为己土,为太阳〔日〕之华光。辰戌丑未四土分散于四季,如辰为春季之三月,未为夏季之六月,戌为秋季之九月,丑为冬季之十二月。四土分布排列,贯穿一年之始终。
木为东方青龙, 青色; 火为南方朱雀, 赤色; 金为西方白虎, 白色; 水为北方玄武, 黑色。此为四象,各居一方。使四象和合,归于中宫,都是真意的功劳。
“幽潜沦匿①,变化于中②。包裹万物,为道纪纲③。以无制有,器用者空④。故推消息,坎离没亡⑤。”
①《参同契》云:“元精渺难睹。”张三丰祖师《无根树》云:“无形无象难画图。”指元精深藏无形。
②中,为中宫黄庭。石杏林祖师《还源篇》云:“定志求铅汞,灰心觅土金。方知真一窍,谁识此幽深?”元精虽藏于内肾〔睾丸〕,其根却在“真一窍” ——中宫。中宫即玄牝之门、规中、黄庭、正位、玄关、中间造化炉、天地之正中、人身之正中等等。
元精旺动,外阳举,以无孔双吹、下手法采之,归于中宫,凝为舍利,故元精“变化于中”。
③老君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坎宫真一之炁,为万物之母。丹道之纲纪,在于得一,即得此先天真一之炁。先天真一之炁为先天真阳之精所化,此阳精藏于内肾〔睾丸〕。
④《心印经》云:“存无守有,顷刻而成。”如何“存无守有”?
“有” 者,为先天阳精发动、水中火发。正子时至,为“有”。 “无” 者,为此时炼己纯熟,见色不动,不发淫思,速用下手法,使元精逆回督脉。此“无” 为炼性炼得心如虚空,不是没有作法,此中实有作法。
《悟真》云:“始于有作人怎知?及至无为众始知。”伪道不知此炁动,还是无为,元精泄也,万古难成大道。修行人心“存无” 〔炼己虚无,不动色心〕,以“守有”, 至诚专密,以待活子时至,再用明师真诀作法以“制有”, 使元精归于中宫,不过“顷刻”之功。
《道德经》云:“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埏” 本意为揉粘土,引申为制陶器的模型。“埴” 为粘土。“埏埴” , 以陶土放入模型中制成陶器。陶器中空,有器之用,如可以装水、装酒,可以为水壶、酒壶等等。如果填实,则不可用。平时炼己、临炉采药,都在无中得力,要炼得心空,才能“以无制有”, 丹家所谓“临炉不动神”。
⑤ 消息,为坎中之真信,丹经云:“信到君必惊”。 在混沌窈冥中,元精深藏无形,虽无形,仍有风信,表现为活子时至。此时修士如在睡觉,要及时醒来,否则元精走失一瞬,大功垂成。
《入药镜》云:”无中有,有中无。”
“无中有” 者,“无”为虚无混沌,“有”为有元精,即元精藏于虚无之中。
“有中无” 者,“有”为活子时至,元精动,水中火发,“无”为心如虚空,见色不动,以下手法采之。
丹家“推其消息”, 将活子时分为六候,前二候采药,元精化为甘露,后四候归于中宫温养,又待阳生。修行人推测元精到来的消息,于一候药嫩,勿采,二候正子时至,采之,将元精所化之甘露归于中宫,称为“取坎填离”。 取坎中一阳,去填离中之虚,坎变为坤,离变为乾,后天坎离返为先天乾坤,所以“坎离没亡”。 “没亡”, 为没有、消失之意,坎离没有了,因为已变为先天乾坤。
意译:先天阳精为先天真一之炁,为万物之母,其根在中宫,藏于内肾,为大道之枢纽。采药时一空坎离之色相,临炉不动心,以虚无之心待元精出动,这就正如陶器是空的,才能用之。二候至,以下手法采药取坎填离,重返先天乾坤之体,恢复至童年之精神。
〔载于《茅山道迅》2016年第五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