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旅游业难道就此倒塌了吗?未必

年前放假时:
终于可以天天儿睡懒觉葛优躺了,
我要横着躺、竖着躺、趴着躺
放好多天儿躺好多天儿,
我要躺到世界末日~

现在:
放我出去~
我要上班~
我要赚钱~
我要涮火锅~

作为一名从事旅游业,走过酒店圈4年的普通人民,我感到忧伤,内忧外患。
网友历来多人才,即便是在疫情期间,仍然可以在恐慌中献出一点儿幽默,如此甚好。 本来年前打算买一身儿好看的衣服,回家和父母、旧友们聚会聊天;还没收拾行李打包启程就爆发SARS疫情。
7天的春节假期延长,全国倡议能不出门则不出门,躺着也能为国做贡献,这衔接真是恰逢其时,恍若这个春节格外的漫长,却不曾想,这是一场生存的战役。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着各行各业,也严重击中了旅游、酒店市场的软肋,在这个强调服务意识的行业,没有了服务的对象,没有了用户就犹如是缺水的鱼。为什么这么说,旅游业涉及上游,中游,下游。上游:酒店民宿,航空公司,铁路,旅游大巴,景点景区,主题公园等;中游:比如携程,去哪儿,艺龙,等实力大的OTA平台或者代理商;下游:旅游的零售商,比如各大旅行社。不管是上游还是下游,环环相扣,都与人的流动有关系。
比如说酒店,300间客房,你以为今天没有客人来住,顶多今天没赚,我过几天也可以再卖出去的呀,不至于亏。酒店的售卖产品是什么?核心就是客房,其核心收益就是客房的利用率最大化,比如今天300间客房全部卖出去了,那么今天就是满赚,100%的Occ(满房率)。如果今天一间房都没卖,那今天就是亏损的,因为疫情导致停业十天半个月的,那么这十天半个月对于酒店来说都是吐血的亏损。
航空、铁路公司停运了,客人送不出来,没人来住酒店了,那么旅行社等OTA平台也就赚不到差价或者佣金。 不仅如此,全国铁路、航空运输暂停运营,全国人民无特殊工作情况,均取消走亲访友、外出度假的行程,旅客们纷纷拿起手机取消之前定好的行程订单。严峻关头,携程、飞猪、去哪儿等OTA平台和酒店集团开始自救,OTA平台纷纷推出免费取消订单的政策,绝大多数酒店官方预订渠道都可以提供免费取消。
作为龙头企业的携程也在公关上有所作为,向全球合作伙伴发起安心取消保障的倡议,向其供应商发起同袍计划,减免佣金,提前结算。防疫举措在用户面前刷了一大波的好感,也是一次提升形象的机会。大集团大平台兴许脱一层皮尚且还能苟活,但是小型酒店及民宿就苦不堪言了,部分恐怕撑不到疫情结束就会销声匿迹。
退订订单是越来越多,这些免退声明的背后,是数万亿的巨额损失,大多是OTA平台选择先期垫付的款项,越多人退订就需要垫付越多的钱。 而这些垫付的钱里面还有部分是需要结算给其相关业务的代理商的,站在代理商的层面来讲,以往春节期间为了获取酒店客房库存都是预先全额垫付来给酒店提供担保,若是垫付的钱酒店同意退回,尚且免去了代理的担忧;若是酒店财务以不可取不可退为由,不同意吐出来,那么后期代理能否向平台结算到这部分的款项以及其数额恐怕还要大大打个折扣了。
毕竟退订订单,直接关乎到旅游市场各个环节与联系,包括酒店,旅行社,OTA和餐饮在内的相关企业,这其中的纠纷等问题,简直是一团乱麻。对各个渠道的商家的现金流都是巨大的考验。
但是话又说回来,国难之时,谁想发财是不太现实的,可能分分钟会被网络的唾沫给淹没。所以“以人为本“仍然是重中之重,在此前提下,各方都尽可能想缩减损失,必然会造成一方哭着喊穷,一方哭着想死,谁的损失都是损失,谁都不想再多损失一分。这是个很头疼很现实的问题。
按卡尔多希克斯改进的说法,当一个社会产生变革的时候,会有一部分人收益,一部分人受损,只要受益人的这个受益的部分,可以拿出一部分,足以弥补受损人的那部分损失,那么这个改进就可以继续,是有效的。虽然这个说法用到此时此刻是不合理的,因为疫情当下,没有人是受益人,大家都是苦不堪言,危及生存。 我只是希望这个社会里,弱者能够适当得到援助,强者可以适当伸出援手,但不是理所应当的认为强者一定强,弱者一定弱。我想,这其中也有不是我等小白可以去理解的东西。
疫情结束后,我最想做的,不是该吃吃,该玩玩,憧憬诗和远方;而是赚钱!这将成为我今年的唯一目标。当然,能出门和好友涮一顿麻辣火锅也是如沐春风啊。
但疫情不可能是戛然而止的结束,而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这个过程会伴随着人们的小心翼翼。哪怕武汉解封了,国家通知疫情危机解除了,我相信还有不少人会保持戴口罩出门的习惯,而医院对于发热咳嗽的病患仍然会小心翼翼的对待。而湖北省想要从悲痛中走出来,需要花费的时间会更长,因为这次疫情带来的影响会成为人民一段铭心的记忆。
可知, 2020年比2003年的媒体传播速度更快更具覆盖性。大家想发泄什么,也有地儿发泄,有地儿讨论。即便2020的疫情比2003年的影响范围和延续时间更大,就如今的医疗条件以及各方关注程度,还有人民群众的配合程度,我想解决问题的效率不会很慢。所以我相信,这场疫情,不会持续很久很久。
那么旅游业难道会因此而倒塌吗?2003年其实是个很好的例子。
疫情期间产生的一系列经济损失,想要恢复可能要花费近一年的时间,在这期间,会有一部分先行复苏起来。疫情结束后,极其需要社会稳定,秩序恢复正常,之后国家会出台一些刺激经济的政策,之后商业的恢复,自然会刺激人们消费欲望。
当大家意识到生命的脆弱,明天和意外之间,更加珍惜明天;想在自己还能好好活着的时候,该吃吃,该玩玩,该旅游的旅游,想见的人就勇敢的去见。 网友们因为居家隔离而宅出天际宅出新花样,我想疫情危机解除的那天,全民的生活意识都会有一个新高度。该出门还是会出门的啦。
而企业呢,除了互联网公司,我想其他那些依靠线下资源,零售,餐饮的,一部分也会对这次疫情的惨痛领悟做出一番新的改革,因为这是一堂生动的互联网授课。以往任何时候都不如此时此刻带来的直接影响来得深刻,惨痛。即便是大家都不出门的情况下,线上外卖,线上课程,线上娱乐,线上购物也仍有需求有市场。
我也深刻地意识到,如果没有存款,没有了每个月的固定工资,居然还没有副业,连生存呼吸都困难。而那些头上挂着负债二字,背着房贷车贷的人呢,虽然有车有房,但是每个月也要支付挺大一笔的贷款,如果没有了每个月的固定收入,拿什么来还给银行。如此头疼的问题,引申出一个更头疼的问题,那么我的副业该如何做起呢?这几天我想了好多个可能性,可惜被我驳回了不少。
全民宅的境况,可以说,以前根本想象不到。在家隔离的期间,也是一场自我的修行。以前以为社交是如何的重要,少了喝酒吃肉的群众聚会,发现99%的社交都是无用的。而婚姻生活因为两人有大把的时间生活在一起,在此时此刻原形毕露,你会发现一辈子太长了,和有趣的人在一起是多么重要啊。
今时今日是疫情的发生,来年又会发生什么呢?我们还能应对吗? 如今是互联网的世界,线上购物,在线教育,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也能把菜给买了。当买卖的门槛降低,如果全民都可以是买家,又可以是卖家呢?比如抖音带货,小红书好物分享,淘宝直播,当大多数人都认为这将是一次巨大危机时,往往却成了小部分人的转机。2003年,淘宝,携程就是如此,涅槃重生。
文字虽多,稍显枯燥,不喜勿喷。
但我还想在最后表达我的观点:未来可期!只要我们的内心足够强大,耐心等待,和时间做朋友。机会一定都会换一种面孔,重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