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都灯红酒绿惹人醉,他却只想「吹泡泡」
18世纪的法兰西国王路易十五,
是法国史上最遭人嫌弃的统治者之一。▼
《路易十五》Louis XV 1742 Hyacinthe Rigaud在路易十五统治期间,
全国上下一片浮艳迷醉,
甜美华丽的洛可可艺术空前发展。
当时无论建筑外观、室内装潢,
还是家具、饰品、穿着打扮,
都竭尽所能的堆砌着繁复细节,
用精致花纹填满每一处空白。
修建于18世纪的法国爱丽舍宫在这样不朴素的大环境里,
朴素的画家让 · 西蒙 · 夏尔丹,
Jean Siméon Chardin,
就显得有点不正常。▼
别的艺术家都顺应潮流,
画一些在豪宅庭院小树林里,
怀春恋爱约会出轨的俊男美女。
夏尔丹却非要逆天而为,
画葱蒜鸡蛋死鱼死鸭,
描绘普通民众的简单纯朴。
并将这股「灰头土脸」的正能量,
弘扬进了路易十五的凡尔赛宫。
夏尔丹生下来就注定,
要成为一个真正的理想主义者。
「工匠精神」对别人来说,
可能是种宣传口号,
但对夏尔丹来说,
是看着父亲每天敲敲打打,
亲手制作家具的童年。
《台球游戏》A Game of Billiards 1725 据说夏尔丹的父亲非常擅长制作台球桌也许是从小受到父亲影响,
夏尔丹拥有了超级抗干扰的专注力。
一旦他决定了要做一件事,
天王老子反对都不好使。
夏尔丹24岁时,
和一个叫玛格丽特的姑娘搞对象。
两人相亲相爱把婚都订好了,
女方父亲却开始挑三拣四,
嫌弃男方家没钱没房没车没彩礼,
准女婿脑子还不好使。
搞艺术的致富密码都摆在眼前了,
他却非要画那些没人看的静物,
活该一辈子没出息。
婚事一拖就是八年,
玛格丽特的父亲意外破产,
夏尔丹的事业却逐渐走上正轨,
成了法国皇家艺术学院院士。
完成了「今天对我爱答不理,
明天让你高攀不起」的华丽逆袭。
这下轮到岳父悔不该当初了,
看来女儿的婚事是砸自己手里了。
然而岳父一松口,
夏尔丹没有一miumiu犹豫,
立马和玛格丽特完婚了。
两人的儿子出生后,
夏尔丹为了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
开始创作一些人物画。
描绘对象虽然从静物变成了人物,
但夏尔丹灰扑扑的初心没变,
他继续扎根人民群众,
画的依然是随处可见的亲切日常。
《洗衣女工》The laundress1735《择大头菜的妇女》Woman Cleaning Turnips1740
《吹肥皂泡的少年》,
就是夏尔丹在这一时期创作的,
一幅看起来普普通通,
却充满了平凡生活趣味的可爱作品。▼
Soap Bubbles这幅布面油画创作于1734年,
高93厘米,宽74.6厘米,
现收藏于美国华盛顿国立美术馆。
大概这么大▼
画中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
正趴在石窗边,
小心翼翼的吹着肥皂泡。
从少年紧紧扒住窗台的手,
和他专注的表情可以看出来,
要吹出这么大一个泡泡,
还是挺不容易的。▼
旁边一个戴帽子的小孩,
看上去只有四五岁,
正努力踮起脚伸长了脖子,
想亲眼见证世界上最伟大肥皂泡,
诞生的重要时刻。▼
窗台上的玻璃杯里盛着满满的肥皂水,
说明少年还有大把时间可以消磨。
而玻璃杯底和肥皂泡上的蓝色反光,
来自画面外的晴朗天空。
午后的阳光照在少年身上,
将他的影子投向一旁的石壁。
夏尔丹的签名就在玻璃杯下的石砖上种种生动鲜活的小细节,
让人感觉这就是发生在夏尔丹眼前,
无比真实的一瞬间。
但实际上同样的主题夏尔丹画了三幅,
每一幅的光线场景都不太一样。
所以这看似随意的画面,
其实都是夏尔丹精心安排的结果。
其他两幅《吹肥皂泡的少年》少年、小孩和玻璃杯,
形成了稳定的三角形构图,
营造出一种安静悠闲的舒适感。
长方形窗框的尖角,
被夏尔丹用藤蔓和少年的手肘,
巧妙的隐藏起来,
让画面变得更加柔和灵动。
肥皂泡作为整幅画的灵魂,
被安排在了画面的黄金螺旋中心上。▼
其实夏尔丹想要通过这幅画表达的,
不仅仅是儿童游戏这么简单。
17世纪由于经济发展太快,
荷兰开始流行起一种特殊的「虚空画」。
这类画作的内容十分固定,
通常都是一堆美美的珠宝水果花卉,
配上一个大大的骷髅头。
将世间美好与死亡联系在一起,
劝诫世人远离物欲珍惜生命。
《虚空画》Vanitas Still Life1670 Jan van Kessel正如夏尔丹画中的肥皂泡,
极度绚丽又极度脆弱。
是少年世界里简单的快乐,
也象征着一切美貌财富权利地位,
都如幻梦泡影可能转瞬即逝。
在那个纸醉金迷的世界里,
夏尔丹就像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少年,
只专注于手中的肥皂泡。
也许路易十五正是被这份纯粹打动,
成为了夏尔丹的忠实迷弟。
不但每年支付给他高额退休金,
还邀请夏尔丹一家,
住进了属于皇室的卢浮宫。
当时那些为了迎合权贵,
拼命攀比华丽画风的同行们,
怎么也没想到,
最后打败他们的,
居然是个画榨菜的土鳖老头吧~
「吹泡泡」直到今天,
依然是许多小朋友的快乐源泉。
不需要多少成本准备起来也不麻烦,
一杯肥皂水加根棍儿,
就能玩上好半天。
可以想象在缺少娱乐的几百年前,
这项游戏应该更受欢迎,
所以在古往今来许多画家的作品中,
都能看到吹泡泡的小孩形象。
伦勃朗画于1634年米格纳德画于1674年
马奈画于1869年
托里格里亚画于19世纪末
反正不管王公贵族还是平民百姓,
肥皂水用金贝壳装还是破碗装,
大家吹出来的泡泡,
和那一刻感受到的新奇与快乐,
都是一样的。
夏尔丹曾经收过一个学生,
因为瞧不上他灰灰土土的画风,
没学多长时间就跑了。
这个学生就是后来,
画出洛可可代表作《秋千》的那位,
让 · 奥雷诺 · 弗拉戈纳尔。
不过弗拉戈纳尔的离开,
对师徒俩来说可能都不是件坏事。
弗拉戈纳尔后来给自己找了个,
志趣相投的老师,
几年后赢了艺术「罗马大奖赛」。
夏尔丹的儿子在父亲的教育下,
长大后也赢了这个「罗马大奖赛」。
所以说艺术流派真的是难分高下。
浮华还是朴素,
正能量还是小黄图,
不过是喜好不同,
又怎么能说谁比谁高级呢?
今天的「短颈鹿瞎说画」就到这里~
希望大家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事,
无论看起来有多不切实际,
只要投入了热情收获了快乐,
就是值得的。
当然要是还能靠它发家致富,
那就更完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