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了凡每日分享】

2018-04-26  本文已影响0人  德仁心
为什么有的人贫穷,有的人富贵,有的人聪明,有的人愚笨。

许多人会说,这个是命运、是业力。没有错!如何改变他呢?贫穷的地方,无论你布施多少给他,哪怕他暂时发达了,过了不久,他就贫穷了。

佛教给我们,“因”是过去生中种的。你求财富,你命里头有财,命里头有多少财,也是一定的,你想多得一点,得不到,你想少要一点,也不可能,该得多少,到时候自然现前;而且得到的还有时节因缘,有人年轻的时候发达,有人中年发达,有人晚年发达,时节因缘各个人不一样。

所以古德说了两句话,“君子乐得作君子,小人冤枉作小人。”都是讲事实真相。

那佛家常又讲:“佛氏门中,有求必应。”看看《了凡四训》,云谷禅师对袁了凡先生的一番开示,那是圣人之道。何以说“有求必应”?你想求,如理如法的求,就一定能得到。

“我想得个瓜”,你不去种瓜,天天在那里祷告、求神,天上会掉个瓜给你吃?哪有这种道理?这不可能的事情!佛怎么教你求?你想得瓜,教你种瓜,你才能得到。你要求财富,佛说财富的因是财布施,布施你才会得财富。

日行一善,供养千僧

《太上感应篇》言: "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凶人语恶、视恶、行恶,一日有三恶,三年天必降之祸,胡不勉而行之。" 简单几句话,包含了改命运的秘密:日行三善,三年命运必然改变,是哪"三善"呢?

"三善"即"眼善"、"语善"、"行善"。

日行一善,捐赠玉观音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凡性是功,平等是德。

念念无滞,常见本性其实妙用,名为功德。

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

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

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

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轻常行普敬,心常轻人,吾我不断即自无功;

自性虚妄不实即自无德;为吾我自大,常轻一切故。

念念无间是功,心行平直是德;

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功德须自性内见,不是布施供养之所求也。

日行一善,佛像贴金

布施,不是为了众生的回馈,

而是为了要去除自己的贪念!

【吴了凡每日分享】

布施,看起来是利人,

实际上是铺设自己的财富之道。

布施的方式有很多,一个人即使没有钱,也可以给予别人东西!

1.颜布施,用微笑与别人相处

2.言布施,对别人多说鼓励的话,安慰的话,称赞的话,谦让的话,温柔的话

3.心布施,敞开心扉,对别人诚恳

4.眼布施,以善意的眼光去看别人

5.身布施,以行动去帮助别人

【吴了凡每日分享】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