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推荐读书

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

2019-03-22  本文已影响1人  墨马图文

《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

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吴晓波。本书收录了作者近年散文作品59余篇,不同于商业作品的理性客观,散文中有他为人父的舐犊情深,有与故人相交的依稀往事,有身为知识分子的冷眼世情,有浸淫商业世界几十载的犀利勾画。

内容简介

“原来生命从头到尾都是一场浪费,你需要判断的仅仅在于,这次浪费是否是美好的。时光有味,岁月留声,每一篇都是最诚挚的表达。

作品鉴赏

·【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的第一本散文集】从近年散文作品500余篇中精选59篇,包括关于人生、关于财富、关于商业多重表达。这些文字其中也体现了他从籍籍无名到“中国最好的财经作家”的文脉轨迹。

·【一位财经作家的私人表达】书中吴晓波既用深情地笔触写下给女儿的文字、对人生的感悟,也以相对感性的视角回忆和记录了一些人事,如王石、褚时健、罗振宇、秦朔、何志毅等。

作者简介

吴晓波:1968年生人,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蓝狮子出版人,常年从事公司研究。2009年被《南方人物周刊》评为年度“中国青年领袖”。著作两度入选《亚洲周刊》年度十大好书(非小说类),被誉为“中国最好的财经作家”。2014年创办自媒体“吴晓波频道”。

主要出版著作有:《激荡三十年:中国企业1978-2008》(上下卷)、《跌荡一百年:中国企业1870-1977》(上下卷)、《浩荡两千年:中国企业公元前7世纪—1869年》、《吴敬琏传:一个中国经济学家的肖像》、《大败局》、《大败局Ⅱ》、《历代经济变革得失》等。其中《激荡三十年》被评为“2007年度中国最佳商业图书”、“2008年《新周刊》新锐榜之年度图书”,《大败局》被评为“影响中国商业界的二十本书”之一。

封存青春,永不归去

E·B·怀特和约瑟夫·布罗茨基是我特别喜爱的两位美国随笔作家。

前者生活在富足而多彩的1960、70年代,常年为《纽约客》撰稿,几乎创造了风靡一时的“怀特体”,后者生于铁幕下的列宁格勒,曾被当作“社会寄生虫”流放西伯利亚,后来遭驱逐而在美国大学安度晚年。怀特和布罗茨基分别说过一段让倾慕他们的写作者非常沮丧的话。

在自己的随笔集《从街角数起的第二棵树》里,怀特哀叹说,“我想对写作者而言,从来没有哪个时代比当今的更为残酷——他们所写的几乎还没离开打字机,时代就让其变得过时。”

作品目录

序言 封存青春,永不归去

  上篇

  自由与理想

  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

  所有的青春都是在为中年做准备

  我的偶像李普曼

  书籍让我的居室和生活拥挤不堪

  读书与旅行还真的不是一回事

  在别人的胡须里迷路

  我们为什么孤独?

  被知识拯救的生命

  其实那年我也有50万

  时间让你与众不同

  这世上没有一样东西我想占有

  把人引向毁灭的从来不是金钱

  总有一代人会实现我们的梦想

  惟一生生不息的是野草和青年人的梦想

  对峙本身真的是一种胜利吗?

  冷漠是成熟的另一个标签

  骑到新世界的背上

  我的总编同学们

  花开在眼前

  只有廖厂长例外

  找到廖厂长

  江南踏春遇布雷

  生命如草润细物

  即将失去的痛楚

  特里莎修女:我是上帝手中的一枝铅笔

  我为什么愿意穿越回宋朝

  这一代的台北

  这一代的上海

  这一代的杭州

  下篇

  我一点也不留恋这个时代

  商业是一场有节制的游戏

  你唯一需要保全的财产

  苍狼终将消失

  春节的酱鸭

  岛上杨梅初长成

  去日本买只马桶盖

  拒绝转型的瑞士钟表匠

  知道鹿晗的请举手

  我为什么从来不炒股

  被泡沫毁坏的人生

  算算你的“屌丝值”

  中国工人阶级的忧伤

  “原谅我吧,兄弟们”:工人阶级的诗

  他们的心里都有一座“哀牢山”

  宋林的悲剧

  “病人”王石

  那把凳子还在吗?

  如果乾隆与华盛顿在小吃店会面

  从汴梁到比萨有多远?

  我们为什么特别仇富?

  玉石为何比鹅卵石更值钱?

  科斯与儒家

  官商是一些怎样的“大怪物”?

  日本人为何以“边境人”自居

  “历史没有什么可以反对的。”

  再也不会有德鲁克了

  大佬的黄昏

  如果邓小平是企业家

欲知更多请移步微信公众号墨马图文获取电子版图书。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