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到老,学到老!

2024-07-25  本文已影响0人  孟氏後裔

“活到老,学到老”这话兴许是一句老话,可这老话说得好,字字在理。

小学的时候,去附近的溪河摸鱼、钓鱼,一晃就成了过去或叫曾经。

鹅毛头浮漂、鸭毛七星漂,白菜虫、蚯蚓、黄豆粉鱼饵,钓白条、鲫鱼时的场景还记忆犹新。钓鱼这门技术活,板板手指也有几十个年头了。前几天又去钓鱼,饵料上钩入水就化了,无奈之下又加入拉丝粉。加入拉丝粉后,黏性倒是增加了,下水仍然是入水即化。

本来钓鱼一般情况都得打窝聚鱼,饵料入水即化也算是打窝吧,可是只打窝不中鱼,岂不本末倒置了吗?

时间过得真快,鱼没有中几条,看着时光流走,不让找找“入水即化”的原因吧。

饵料入水即化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导致的:

①粘性不足:粘性是保持饵料形状和附钩性的重要因素,粘性不足会导致饵料难以抵御水流的冲刷,容易散开。

②饵水比不合理:饵水比,即饵料和水的体积比,是影响饵料状态的关键因素。饵水比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饵料的附钩性和雾化效果。

③饵料吸水不均匀:直接将饵料倒入盆中加水搅拌,容易导致饵料吸水不均匀。

④醒饵时间不足:醒饵,是指加水搅拌后让饵料充分吸水膨胀的过程。醒饵时间不足会导致饵料未能充分吸水就投入使用。

⑤饵料打揉不当:打揉饵料时,力度过轻或过重、次数过少或过多都会影响饵料的状态。

通过以上分析的学习,入水即化也算是解决了。人这一生,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起码面临困境或不解时,是需要学习来解决问题的。

失败是成功之母!

待续……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