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集锦中篇小说挑战营

《挚爱成就梦想》第四章:尘世浮沉(6)

2020-01-13  本文已影响0人  毕秀敏
图片制作:毕秀敏

摊位虽不好,可恩娣做生意很认真,力求把每一笔生意做成功,所以生意还过得去,不久就与恩惠把所有的债务都还清了。而恩惠也不得不要嫁人了。

父亲生前觉得最对不起的是这个大女儿,实指望等她出嫁的时候在金钱上好好弥补她的,谁知话在人去,留给恩惠的只是满腹的悲伤与沉重的债务。 

恩惠嫁的还是最初别人介绍的那位男朋友,本不是恩惠满意的,但他很执着,一直等着恩惠,加上父亲看中了他的老实本分,临终前非要恩惠答应这门亲事,否则就不闭眼。恩惠是怀着听天由命的心理嫁过去的。恩娣与哥哥都为她担心,怕她过不好。可第三天回门的恩惠与姐夫喜气洋洋的,让他们在百思不解中放下心来。

恩惠成了别人家的人,弟弟在外读书,哥嫂住在另一排村子里,父亲走后,伯父怕祖父触景伤情,把他接到了自己家里。家里就只有恩娣与母亲相依为伴了。

每天恩娣出去做生意,母亲在家里料理一切。日子过得很清苦,每天母亲先起床把前一天的剩饭剩菜热好了,再喊恩娣起床,恩娣匆匆收洗后,吃了就步行四十五分钟到市场,开始一天的生意。中午就在面馆吃一元钱的汤面,晚上再步行四十五分钟顺便带点菜回来与母亲一道吃晚饭。饭后与母亲交流一下当天生意的情况,然后开始看书或是写作。

母亲最懂恩娣,知道她最喜欢看书、写作、会朋友,就尽量给她腾出时间来,除了做生意,别的什么都为她做好。夏天天热的时候,母亲就坐在恩娣身边,拿一把手摇扇,不停地给她扇风驱赶蚊子。

恩娣说:“我不热,您扇得累,先休息吧。”

母亲说:“我不累,看你写字我心里舒服。”

有时候恩娣会把自己写的文章读给母亲听,母亲不但喜欢听,还不时说说自己的见解,有些见解还很独到。

恩娣想:母亲不读书真是可惜!恩娣觉得,与母亲在一起,再穷再累自己也是最最幸福的人。

这样的日子过得很快,一下子又到了春节,预示着恩娣又大了一岁。小时候渴望长大,长大了才知道长大并不是一件好事。

如果没有长大,恩娣就可以一直陪在母亲身边,没有谁会说什么?可过了二十岁的恩娣,终身大事就是摆在眼前的事了。

经过一年多社会生活的磨练,恩娣看上去成熟稳重,朴素大方,对文学的爱好让她浑身透着知性,而每天早晚四十五分钟的步行使她的身材苗条婀娜,年少时的青春痘也逐渐消失,重又露出白里透红的本色。乌黑的秀发留着齐眉的刘海,扎着两条齐肩的麻花辫,搭在雪白的脖子两边,弯月形的眉毛,眼睛不算大但很有神,塌鼻梁,圆脸蛋,鲜润的嘴唇里隐隐约约露出两颗略大的虎牙。看上去不是美女,但也清纯可爱。

想找知书达理聪明能干的媳妇的人家,偷偷留意着恩娣,很多恩娣没多大印象但也不乏优秀的男同学,也不断地向恩娣传递着某种信息。恩娣心明如镜,但她装着不知,埋头做自己的生意。她的微笑真诚甜美,说话温婉得体,不卑不亢。但全给了她的顾客。

生意之外,她不屑也不愿与别人多交流,她在她自己的世界里流连忘返,如痴如醉。

她觉得这样自由自在也没有什么不好。可总有这样那样的话传到恩娣耳里:什么“女孩子不必读太高的书,年纪读大了,好的男孩子都结婚了,朋友不好找”,什么“女人是菜籽命,落到肥处长肥,落到瘦处长瘦,眼光不要太高,否则弄的高不成,低不就,那就不好说了”......等等,等等,都是说给恩娣听的,看恩娣二十岁都过了,还泰然自若的,没有想找朋友的迹象,他们是皇帝不急太监急。把个本来很宁静的恩娣搅得不宁静起来。

不宁静起来的恩娣,就自然而然地想起她念念不忘、默默等待的白帆来。

自开学时白帆告诉她,他家里人已出资自费让他在武汉读大学后,恩娣知道他们的未来,只能停留在空间的回忆里了。

他没有勇气给她承诺,因为承诺了也不一定有能力兑现,他们相遇的太早,本来可以慢慢走下去的,可命运又过早把恩娣推向了社会。

他知道他忘不了她,叫她等他吗?不可能!四年的时间该发生多少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如果要她等他,结果最终辜负了她,那就是毁了她,这是他担负不起的责任,也是他始终保持沉默的根源。恩娣理解他,虽然想起来对生活有些不满,但从不怨他。

她内心里是愿意等他的,就是最终没有结果她也心甘情愿等的。但是,周围的人会怎样看她?母亲会怎样为她担心?她不是她自己一人的,她是从属于社会的,从属于亲人的。嗨,好无奈的无奈哦!

在这种无奈之中,恩娣晚上的写作变成了整理他们以前的信件,每一封信都是他们最精致的感情凝结而成,最真诚的话语聚集而成。

重看这些信,恩娣的心又燃烧起来,那个纯洁的少年,那个诗意的少年,她的纯美初恋,就是她心里的那团火,她想做飞蛾扑向那团火,不顾一切的!

坐在一旁的母亲看见她的神情,明白她的心思,插话说:“孩子,我知道你的心,可那是不可能的。你父亲在世的时候,我之所以不完全阻止你们交往,是因为不管你能不能考上大学,我们也做好了你读大学的准备,这样你们还是在一条线上。可现在的大局已定,你赌不得,再说我感觉他是那种瞻前顾后的人,你还是早点放下为好。倘若你不能过正常人的生活,我该多么心疼,又怎么向你父亲交代呢?现实些,优秀的男孩子多的是。”

恩娣疲倦地靠在母亲肩上,柔弱地说:“您别说了,让我静静,也不要担心,我会调整好自己的。”这一夜母女俩都没睡好,各自怀着心事。

恩娣好好回忆了与白帆认识后的一点一滴,是的,他们曾经那么热烈地爱过,但维系他们感情的纽带一直是以信件为主,有限的几次相处,也只是各自在心里暗暗地回味,没有过格地举动,甚至连手都没有碰一下。

那时的他们太年轻,只有十七岁,他们认为只有心与心的碰撞才是最伟大的爱情。

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有了说不出的渴望,当现实不允许这种渴望蔓延时,便有了痛苦。毕竟他们志趣相投,而且长达几年的灵魂的交融,做过很美的梦,不是说放下就能放下的。特别是恩娣,自有白帆在她心中,其他人在她眼里都是无足轻重。她陷得太深,想拔出来就更难。

为了忘却那不能忘却的往昔,恩娣几乎是迫使自己麻木。嫁到不远处的恩惠仍与恩娣在一个市场做生意,她一刻也没忘记对她这个痴情小妹的关心,当她从恩娣口中得知白帆已在武汉读大学时,她语重心长地对恩娣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恩娣,我与你姐夫怎么认识,又怎么结婚的,你是从头看到尾的,我是做了过不好马上离婚的准备的,可结婚后我才明白,只要这个与你生活的人本质不坏,对你又好,时间久了自会有感情的。你看我们不是生活得好好的吗?所以我劝你试着给那些默默爱着你的人一点机会。”

恩娣说:“姐,给我时间,我会慢慢让自己转过这个弯的。”

正当恩娣愁肠百结时,白帆竟意外地出现在她面前。

这天,春寒料峭,很多人没出摊,恩娣的摊位本来在尾段,别的摊位空出来后,风就直逼恩娣而来。恩娣穿着恩惠穿过的齐脚的长风衣,也许里面的衣服太单薄,她冻得两脸通红,不停地留着鼻滴,浑身瑟瑟发抖,没有生意,她卷缩着双臂坐在邻摊上想着心事,感觉一个熟悉的身影朝自己走来,定神一看,果真是自己朝思暮想的白帆。

她本能地跳下来迎接他,他却说:“我来仙桃有点事,顺便看看你。马上就要去车站,今天要到学校报到。”

恩娣说:“那,我送你。”

白帆说:“不用,你忙你的生意。”

想到自己今天的样子一定很狼狈,恩娣也没坚持。

他走后,恩娣想:“他来看自己证明他心里有她,可这样打个照面就走又何必来呢?”

想想他今天的样子,穿着黑色的人字呢大衣,米色的喇叭裤,嘴上竟长出浅浅的胡须,衬着雪白的皮肤,格外醒目,看上去还没有读高中时精神,话也不敢多说,一点也不粘自己的样子。

她想起母亲说他是那种瞻前顾后的人,此刻也有些认同。恩娣觉得,男女之间的感情,只有男方时时处于主动,关键时候勇往直前,结局才可能完满。很显然,白帆不是这种人。这样想着,恩娣就有了灰心的感觉。  但恩娣又是理解他的,所以也没有怨情。只想潇洒地走出这折磨她多时的情海,只想温柔地道一声“珍重”,默默地为他保留一份祝愿。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