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红楼
红楼梦第七十回
林黛玉重建桃花社 史湘云偶填柳絮词
红楼二尤在整部书中的地位很重要,艺术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二尤的悲剧结局,从六十三回的出场,到六十九回的落幕,篇幅不长,笔墨不多,鲜活的画面,令读者“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
至此,王熙凤独自策划的“一计害三贤”落下帷幕。何谓“一计害三贤”呢?这个典故来自于晏婴的故事。晏婴给齐景公做相国的时候,齐景公的手下有三个非常有能力的猛士,都互相不服气,搞的没有安定团结。怎么办呢?晏婴就设计弄了两个特别好吃的桃,给这三个人吃。你们三个人谁有功,谁可以去吃这个桃。这三个人不知道犯了什么病啊,就非得吃这个桃不可,就打起来了,最后都死了,都自杀了。
王熙凤“一计害三贤”,是哪“三贤”呢?是“三不贤”。第一个,寻花问柳的专家,贾琏。王熙凤对他的经典评价是“喂不饱的狗”;第二个,挑唆贾琏办坏事的贾珍;第三个,当然就是尤二姐了。
荣国府的金凤凰岂能容下这等羞辱,然而男权社会,即便王熙凤这般厉害角色也不得不守妇德,吞不下这口气,那里必须玩使用阴险手段,于是运筹帷幄,想了个“一石三鸟”之技,一告状,二大闹,三请进来好摆布。三招连发,招招狠、准、稳,步步为营,自导自演。这个悲剧故事,虽让读者不忍卒读,但它却成为《红楼梦》最精彩的情节,也是男权社会下女性维权意识的觉醒,只是手段太阴毒,究其根本是男人的问题。二姐就不该托付于贾琏这类人,到死就落得个“一烧一撒”。本回提到,贾琏伴宿七日夜,贾母吩咐不得送往家庙,只得在三姐之上点个一个穴,破土埋葬。其情可惨!
一段激烈悲情、跌宕起伏的大戏之后,总是附上一段轻松愉悦妙文,曹公惯用“一张一弛”开合自如。这里略代一笔,对贾府该娶该嫁下人们的生活给以交待。鸳鸯、琥珀、彩云之外其余婚配。
【情节略析】
话说时节已经到了仲春,天气渐暖,万物更新,大观园里的少男少女们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致。
宝玉因冷遁了柳湘莲,剑刎了尤小妹,金逝了尤二姐,气病了柳五儿,连连接接,闲愁胡恨,一重不了一重添。弄得情色若痴,语言常乱,似染怔忡之疾。慌的袭人等又不敢回贾母,只百般逗他顽笑。
晴雯、麝月、宝玉、雄奴闹成一团,袭人不言语,知道闺中打闹只为博宝玉一乐。大观园里的光景日渐衰微,人渐离去:琴姑娘去了老太太那里,香菱也搬了出去,明年两姨娘回家去,更寂寞了。
这时候,湘云打发丫头翠缕来说,请二爷快去瞧好诗。宝玉一听,来了兴致,忙跟着出来。到了沁芳亭,只见黛玉、宝钗、湘云、宝琴、探春都在这儿,正拿着一篇诗在看。
宝玉拿过来边走边读,读着读着,就被其中凄凄婉婉悲悲切切的诗意感动哭了,宝琴故意说桃花诗是自己做的,宝玉笑道:
“固然如此说。但我知道姐姐断不许妹妹有此伤悼语句,妹妹虽有此才,是断不肯作的。比不得林妹妹曾经离丧,作此哀音。”
不用问就知道肯定是黛玉的诗。
说起诗社,大家议定:明日乃三月初二日,就起社,便改“海棠社”为“桃花社”,林黛玉就为社主。谁想初二又是探春的生日,人们都没有多少空闲,决定改为初五。黛玉本想以桃花为题,作他一百韵。宝钗提出不同意见,说桃花的诗太多了,不比你的这首古风,作了,也难免落入俗套,还是再想个别的吧。
离初五尚有几日,初五沒到,贾政的书信先到了,说六月中进京,意味着可以回家了。贾政差事在外,游手好闲的宝玉功课沒做,字也没写,为应付贾政的检查,忙翻捡了一下不够,于是临阵磨枪,决定明天起,每天写一百字才好。
次日,因写字沒去贾母处请安,贾母听说宝玉要每天赶着写字,一方面高兴,另一方面又怕他急出病来。这时候,在一旁的探春、宝钗都笑着说,我们每天临一篇给他。
这日正算,再得五十篇,也就混的过了。紫鹃送了一卷东西与宝玉,拆开,却是一色老油竹纸上临的钟王蝇头小楷,字迹且与自己十分相似。一一一原来这林黛玉闻得贾政回家,必问宝玉的功课,恐临期吃了亏,自已装作不耐烦,不起诗社,也不去打扰宝玉,愉偷用心帮他补齐不足。一一黛玉只将真情化为行动,探春与宝钗向贾母说明,每日差人送一篇给宝玉。看似同样的关心,其中玄机,读者自品。
时值暮春之际,湘云见柳花飘舞,便偶成一首《如梦令》,与宝钗看了,又来找黛玉。二人觉得有趣,便拟了柳絮之题,又限出几个调来,邀众人来题。探春写了半首,宝玉续上半首,众人看黛玉的《唐多令》认为太作悲了,宝钗说宝琴的《西江月》过于丧败,宝钗的《临江仙》中有两句“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众人拍案叫绝,都说:
“果然翻得好气力,自然是这首为尊。缠绵悲戚,让潇湘妃子;情致妩媚,却是枕霞;小薛与蕉客今日落第,要受罚的。”
《红楼梦》诗词根据故事情节发展需要而设定,词句内容符合人物命运和性格,有“谶语”的作用,这里不过多解析,留待专题。
一语未了,只听窗外竹子上一声响,恰似窗屉子倒了一般,众人唬了一跳。丫鬟们出去瞧,原来是一个大蝴蝶风筝挂在竹梢上了。放风筝是春天的游戏,大家兴致高昂,这里小丫头们听见放风筝,巴不得七手八脚都忙着拿出个美人风筝来。探春的凤凰风筝放出去后,与不知道是谁家放的凤凰,绞在一处,可巧的,正在这时又飞来一个“门扇大的喜字”一一一探春放的风筝暗示探春未来“远嫁”的命运,“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
独有宝玉的美人放不起去。宝玉说丫头们不会放,自己放了半天,只起房高便落下来了。急的宝玉头上出汗,众人又笑。宝玉恨的掷在地下,指着风筝道:“若不是个美人,我一顿脚跺个稀烂。”真是好笑,放风筝还这般“怜香惜玉”。
黛玉有些不忍将风筝放了。只见那风筝飘飘摇摇,只管往后退了去,一时只有鸡蛋大小,展眼只剩了一点黑星,再展眼便不见了。众人皆说:“有趣,有趣。”宝玉道:“可惜不知落在那里去了。若落在有人烟处,被小孩子得了还好,若落在荒郊野外无人烟处,我替他寂寞。想起来把我这个放去,教他两个作伴儿罢。”
李纨道:“放风筝图的是这一乐,所以又说放晦气,你更该多放些,把你这病根儿都带了去就好了。”一一真如李纨所愿吗?
在末世来临之时,命途多舛,本回的黛玉的《桃花诗》,众人所填柳絮词以及放风筝情节设置,推测大观园众人渺茫的、悲剧性的命运预测,同时也是无可奈何的呐喊与挣扎的最后一博。
桃花无定,柳絮无根,飘摇的命运谁人怜惜?不怪湘云面对残吐的柳絮,无可奈何地叹道:“且住!且住!莫使春光别去!”。作为此刻读到这里的你,是否与作者共情,贴进宝玉湘云内心的深切感深与之同悲同叹,是否也会为之流下“万艳同悲”的眼泪呢?桃花诗、柳絮词、放风筝等游戏,看似平静,实已溢出哀音,宝玉看到《桃花行》,立即“滚下泪来”,二人爱情已进入“无影无波”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