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不是面,而是体验
朋友将要回四川上班,临行前请了我们朋友几个一起去西贝莜面村吃饭。西贝,早有耳闻,两年前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走进联合国,风光无限。
之前和家人吃过一次,但那次比较匆忙,没什么太深刻印象,今天算是第二次去,希望有个全新体验。
一、初体验
去的时候恰逢周末,今天到西贝吃饭的人特别多,门口摆了三排的凳子几乎都座无虚席。
有人说,到了西贝,最大的印象是能够看到后厨在操作,如今,地沟油遍天下,无论如何,在西贝用餐至少心里有底。但西贝的用意一定不仅仅是让大家看到他们用的是纯正油,或制作健康食品,而是这种以食物的烹饪过程中的气味,工艺激发顾客的食欲和购买欲望,把美食的色香味都最大限度的展现出来。那些路过西贝的人也会带着好奇去感受,去体验,但凡那些排队的人,即使还没用餐,也能感受西贝一番风味了。
二、再体验
不到二十分钟,排号就轮到我们用餐了。西贝的一位服务员把我们领到B号(3~4人桌)座位,指示我们如何点菜,需要什么酒水。西贝的菜品种类不多,菜单宛如一本画册、宣传册,几乎每个菜品都配有图片。
“闭着眼睛点,道道都好吃!”
用一句话说动或打动消费者的广告语,用文字的力量占领在消费者心中的感知。
来到西贝,必点莜面。我们三人点了西红柿浇汁莜面窝窝、牛大骨、烤羊排、大盘鸡和馒头。等候上菜的过程中,有个时间沙漏,西贝有个不成文规定,只要超过二十五分钟不上菜,今天所有点的菜均免单。
除了菜单,餐厅里,随处可见西贝字样,朋友说最大印象是他们的桌布,红白正方格子令人干净、清洁,又不花骚,仿佛在家中用餐。墙面挂着一影视机,反复播放西贝莜面的由来、营养成分、制作工艺,不时向顾客传递西北面食文化。作为一个曾经在西北求学四年的我,看到一些乡村画面,倍感亲切。
三、最后体验
西贝限制厨房必须在二十五分钟内上菜,但往往他们在十五分钟前几乎能上齐所有的菜品。我们所点的菜品卖相都不错,最先品尝的是西红柿浇汁莜面,吃起来非常有韧性,带有番茄萝卜味;牛大骨总共四个,每个啃起来都特有嚼劲,汤汁味也十足,不鲜不辣,吃了一定嘴馋;还有那分量较大的大盘鸡,虽然鸡肉不少,但远逊色于那些吃起来比较有口感的面条;最后一道菜是烤羊排,这道菜似乎在这些菜略显不足,因为吃起来油腻,吃完一口,似乎没有食欲再尝第二口。
身旁的服务员不时向我们询问是否需要加水,是否需要加菜。我们示意买单,服务员问我们对菜品有何评价,“我们觉得大部分菜都蛮好吃的,就觉得烤羊排比较油腻,没吃几口”,还没等我们说完,服务员就脱口说“这碗菜可以免单,你们其他的饭菜加起来是……“,我们以为听错了,但最后的确认是这碗139元的菜确实免单。
结语:
回来的路上,我们反复讨论着那免费的烤羊排,是什么底气造就西贝能有这么大的阔气,之前早有耳闻,西贝不好吃的可免单,却未想到,真实的发生在身边。也许一个细节蕴含着多少秘密和能量,或许是一个外人不能理解的,而他的成功不是随随便便的,是真的有道可循的!
如果不是因为品牌的能量,我想他也可能只是一种西北的小吃,又怎能卖到80多的客单呢!
西贝莜面,最好的不是面,而是体验。
在我看来,未来包括餐饮业在内的各个行业都会往着体验式的方向发展,不仅提供产品,更多提供消费者看,玩,参与的机会。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大家经济条件提升后,同时提高的消费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