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不需要收到和回复的信

2018-01-14  本文已影响51人  山静幽兰

尊敬的李老师:

当您出现在万达中学的舞台上,我心生一颤:不高的身材,朴实的着装,微秃的头顶......这是七年前《做最好的教师》封面上的您吗?印象中您是那么英俊,那么高大,那么年轻。但您一开口,我就踏实了,这就是书中那个亲切的、柔软的、深情的您。

2010年的暑假,在瀚文书店给儿子买书的我,遇见了您的《做最好的教师》,冲着书名我买回了属于自己的第一本书(此前我是不读书的)。整个暑假,我沉浸在您和您学生的故事中,内心除了震撼,还有汗颜与自责,让我沉睡的良知渐渐苏醒了,蒙尘的双眼渐渐清晰了,干涸的心田渐渐湿润了。也渐渐地,我喜欢上了读这类教育书籍。而且这一年,我有了自己的新浪博客。

这次您是带着四川新教育研究院院长的身份来演讲,这是我没想到的。因为这几年我没再读您的书了,把很多精力都放在了班级教学上,还以为您一直只是当着某中学的校长呢!所以当主任让我来听您讲座时,我怕影响期末复习犹豫着,但幸好还是来了,让我收获了久违的泪、开心的笑、对现实的思量和对未来的期盼。

讲座中,您对新教育理念的阐述我很熟悉,也很认同。因为我2012年到北川参加了新教育开放周活动,之后还读了《新教育》《我的阅读观》两本书,对“完美教室”的缔造充满向往。这几年,不论是我们学校,还是我和我的伙伴,都在默默践行着新教育的阅读理念,可是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我们的书香校园营造和完美教室的建设,都做得很不系统,很不深入。至少我是这样。

您说,新教育是一种整体性的教育生活改造,通过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改变教育的科研范式,涉及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我深知这其中的好处,也明白一个学校推行改革的难处。如果没有明确的发展愿景,没有坚定的实践信念,没有为之努力的教师队伍,是开不出新教育之花,结不出新教育之果的。

您说,新教育是在行动中研究行动,以事实说话,以故事言说。所以,想要一个幸福完美的教室,想过上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教师没有具体的建设目标怎么行?没有积极的行动怎么行?没有一直的坚持怎么行?!所以,想做就做,别再徘徊,尽力而为,继续前行。

您说,新教育就是教育本来应该有的样子。新教育就是真实的教育。新教育就是朴素的教育。新教育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最终消灭“新教育”这个概念!前面三句我很相信,后面一句我很震惊!谁不想自己推行的教育占领世界、永恒下去?可新教育不是这样,它希望自己被"消灭"。其实这种"消灭"是另一种壮大,被汇入到真教育之流。这才是新教育的崇高之处,赢得民心之处。是啊,只有当所有贴着自己标签的教育,最后都只剩下“教育”二字的时候,我们的教育就算成功了。好的教育都是相通的,到最后,它们终将融汇在一起。不过,还需要时间。

李老师,与其说您在做讲座,不如说您在讲故事。您说着自己的故事、团队的故事,您对学生的尊重与关爱,对教师的欣赏与扶持,无不展现一个现代教育家的炽热情怀与崇高境界。当您呈现出与程涛、王露霖、安超、邹冰几个孩子的交往时,那一幅幅画面,一行行文字,让我数次热泪盈眶、心潮起伏,是当初读您的《做最好的教师》那样的感觉——温暖、感动!当您说起敖双英、王兮、杨芳、潘玉婷等老师的故事时,我是那么心动、那么羡慕,为自己生活中缺少您这样的导师而遗憾。但有幸的是,我关注了您的“镇西茶馆”,可以经常读您的文章,再一次走近您,聆听您,感受您对教育的那份真心与深爱。

不得不说,您提出的“儿童视角”再次提醒了我。想想自己作为一个工作多年的小学老师,习惯了以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孩子,以成人的命令去要求孩子,失去了童心与童真。有时明知道自己的做法不对,态度不好,却没有深入地去反思过,改正过。所以,以后对待小孩子、对待工作,我要多多审视自己:有没有用儿童的眼睛去观察?有没有用儿童的耳朵去倾听?有没有用儿童的大脑去思考?有没有用儿童的兴趣去探寻?有没有用儿童的情感去热爱?

如何待好后进生,您也再次给我提了个醒。您曾说,“一个真诚的教育者同时必定又是一位真诚的人道主义者。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人情、人道、人性的教育。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这些道理,我们是懂的。可当道理遇见现实,效果就会打折扣的。想想自己对班上的孩子是有些严厉的,特别是对那几个成绩较差、习惯不好的学生,态度上耐心不够,语言上温和不够,有时处理问题过于简单。好像,还没有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过。有时,也想找他们谈谈心、一起玩耍或陪他们读读故事书的,但总因为自己忙而放弃。这个假期,我是不是该好好思考一下怎么去帮助他们、转化他们,然后抽个时间家访一下,或约他们的家长好好聊聊呢?

李老师,其实我心里还扭着一个“结”——想当班主任,又怕当班主任。明知当班主任对自己工作有诸多的好处,但又怕那些填不完的表册,搞不完的卫生,开不完的会,应付不完的检查,处理不完的事件。我怕的不是累,怕的是一天忙碌下来,再也没有精力去考虑学生的阅读,自己的写作。您说,每个家长都是教育资源,每个突发事件都是教育契机。这理我相信。如果不是精力不济,我会毫不犹豫。如果今后还有机会,我依然想去试试。那时,您会恭喜我吗?又多了一次体验与成长的机会。

您知道吗?昨晚我再次打开了《做最好的教师》,慢慢翻阅那些勾划的地方,折角的地方,好像还是初次遇见那样新鲜。这是一本值得再读的书,什么时候,再来看一遍。

李老师,谢谢您。七年前是您《做最好的教师》融化了我,唤醒了我。七年后的今天,您用新教育的理念,用团队的故事,再一次温暖了我,激发了我,坚定了我继续前行的信心。但愿我最后能战胜自己,直面困难而去。也但愿新教育之风能真正吹绿利州大地,让利州教育呈现出更加美好的面目。

                                                2018.1.13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