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写作

《论写作的自我修养——写作究竟是件自我的事儿吧?》?2020-1

2020-10-20  本文已影响0人  红酒琥珀

相信写作的人,都经历过拒稿这件事...刚开始的时候,每次被拒稿,除了淡淡的沮丧,如果对方编辑能指出文章的问题,反而会很感激。

可是到后来呢,就在想,写作就是一种自我的表达啊,可是如何鉴定编辑的能力?对方喜欢的就一定是好的么?觉得这种想法有点自负,可还是想坚持写自己想写的东西。

有位女编辑,在沟通的时候让我感觉到非常有文字功底,也会教我很多东西,所以即使用了很多心思写了三篇,无数次修改,可还是到现在没有上稿,其中一篇她觉得很好,可是内容上面有点导向性问题,所以胎死腹中。另外一篇她还在积极修改,如果这种兢兢业业的收稿编辑呢,觉得无论被拒几次,都甘之如饴!

要么像我们杂志社主编,几乎不会让我重写,除非是字数实在不够或者太多。字数不够一般是受访者太不配合,比如一共就二十多分钟的采访,还各种问题都不能问,非要写四五千字...字数多是因为受访者本身表达欲望就很强,而且言之有物,一般文化领域很多这种类型的,也是我比较喜欢的。大家就像是聊天一样,可往往录音一整理就是洋洋洒洒几万字。要所见到一片4000左右的文字,还舍不得丢掉很多精髓的东西,也挺考研写作功力的。

不喜欢的编辑类型呢,比如一本做了很长时间的杂志。因为从小家里都会订,姥姥的枕头边现在还摆着这本杂志。可觉得他们编辑有点狭隘——之前采访了一位很厉害的故宫匠人,可因为那个邀稿杂志改了版面,所以写好的那片没有刊登;再加上自己对这边杂志的”执念“,就联系了这位编辑。得到的回复是”文笔很好,内容也不错,完全够刊登标准,可是我们写的一般是更有影响力或者当下热点人物...“收到这个回复的时候,说实话,让我对这个大众刊物大大降低好感。

什么叫有影响力?一定要是热点人物才值得写么?那些为国家做了很多贡献的人,因为踏踏实实、不求名利,就不值得被记录被了解么?《番薯浇米》是一个年轻导演的处女作,可拍得很有深度,里面浓郁的闽南文化还有留守老人的问题,正是以为小众才需要通过媒体平台让更多人知道啊...可能是我的想法比较偏激,毕竟现在事事都要”拼流量“、靠“点击率”,可是我心里理想的媒体,是以好的内容为最重要的核心,都去追热点人物了,就会让大家都想成为热点,可踏踏实实的人也有很多可以挖掘、值得赞扬学习的闪光点啊?就像平凡的你我一样...更何况采访的这位故宫老师,非常厉害!之所以想找个媒体刊登,是为了对得起这位老师对我的信任,毕竟他花了一下午时间接受了我的采访,聊得特别开心!可我自己的公众号受众很少,还是想在更大的媒体上发表这篇人物稿件...而且,他身上那种坚持和淡泊的精神,是我们浮躁的时代很需要的一种品质。

所以,还是更喜欢在自己的公众号平台上写东西,随性舒服。除了没有稿费,哪儿哪儿都好,哈哈!不过有自己的想法是好的,但要谦虚,不要那么狂傲...戒骄戒躁!

2020/10/20 10:34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