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一趟没有返程的列车
最近,身边有两位亲友逝去。
一位是我老公的外婆,虚岁97,将近百岁,算是寿终正寝。
老人家日渐衰老,儿孙们对她的逝去早有预期。虽然正逢疫期,儿子们劝回了不少准备前来的亲友,但出殡那天,送行的队伍还是很长很长。老人家四儿一女,儿孙满堂,驾鹤西去,可谓喜丧。人们可能想沾沾老人家的福气吧。
实际上,老人寿终正寝是表象。掀开这领华丽的袍子,下面都是跳蚤。
在农村,一个高龄的孀居老人,生活质量能有多高?维持表面,不会对老人不理不问,不缺吃不缺穿,在很多人眼里已经不错了。
老人长期大便枯结,有时候十几天没有大便。据我所知,老人临终前,至少有两个十天,没有解大便。老人吃伙头,每个儿子轮留十天供养母亲。被轮到的那家,都不愿意老人把大便排在自己家里。
儿孙们都抱有这样的心态,又怎能真正提高老人生活质量?有时候看到老人那日渐枯瘦的身体,觉得这种日子不过也罢。
但不管怎样,老人已走到生命的尽头。在很多人眼里,生命就这样平淡无奇,直至逝去。也许,在儿孙的心里,也就在等着这一天。
有时候兄弟姐妹之间有些龌龊,说到最后一句话:现在就靠一位老人维持着,老人如果不在了,两家人也不用走动了。
有时候觉得这是生命的悲哀,亲朋一笑泯恩怨,怎样的仇和恨,才使得骨肉之间,反目无情,不相往来。
另外一位去世的是我的同学,年仅47岁,正值壮年。
我和这位同学是高中的校友,后来一起考到同一所大学的同一个学院,由此而相识。后来经常有联系,多走动,整个大学四年,几个人基本是一起玩,一起疯的。
这几天由于他的早逝,想起年轻时的很多嗅事。
我们曾经一起组织过同乡会的活动,一起上英语课,一起吃过饭,一起喝过酒,一起玩夜归。
他还帮我修过收音机。
他还追过我们那一届的黄姓女同学,惨遭拒绝,我们还讨论过他的爱情。那个女同学给他答复是你太纯太高了,我配不上。我至今仍然记得他摇头苦笑的样子。
大概是大三或大四的时候,他还委托我帮他追一位女生,但又不说名字,说我会知道的。我说我不知道,我们宿舍的人告诉我,他在追我,我说不可能。关于这个问题,他找了我好几次,到最后他问我说这个人究竟是远在天边还是近在眼前?我蒙了,我心头一震,我的回答是,一句软软的:你不要逼我。
后来他就没有因为这个问题来找我了,但听说他送了一束鲜花,给我一个要好的女同学,说是为了表示他对她的追求的歉意。而我的这位好朋友和他原先追求过的黄同学住在同一个宿舍。
这简直是乱七八糟的关系,好彩当时我没有胡乱回答,说你要追求的人就在你的眼前。不然我就臭大了。
按理说这样的同学人际关系不应该怎么样,但同学群里对他评价是说他非常有才华,说他非常睿智,可能是我的了解不够透彻吧!
毕业后我们也还经常有联系,但彼此结婚后就再也没有正式的聚会。有时候路遇也是寒暄一下就走了。前几天接到他的死讯时,我还在痛恨自己,为什么这漫长的20多年,不抽点时间和他见见面,聊聊人生也好啊。
当记忆中的往事,一幕一幕在眼前展开,忽然想起我对这个人几乎没有了解过,就算是见了又能怎样呢?
人生是一趟没有返程的列车,过了这个站就永远不会有相同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