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莎随笔
昨晚和二姐谈及外甥女的婚事,二姐连连叹息。外甥女今年32岁,985大学毕业,公务员,身高168,体重50公斤,标准的美女形象,工作十来年了,可个人问题却迟迟得不到解决,做父母亲的哪能不着急呢?
如今这社会阴盛阳衰,很多女孩子读书改变了自己的命运。男孩子应试能力比较差,往往考不过女生,教师、医生、公务员、银行等一些稍微好点的工作岗位,女孩子占据了半壁江山,录取的男生则寥寥可数,记得两年前我和丈夫去送儿子上班,那次他们单位一共招了六个,五个女孩,一个男孩,儿子成了国宝。他们单位两个老员工连呼"太好了,终于来了个男的"。昨日从网上看一篇文章,某单位招聘公务员,整整六年,今年终于迎来了一个男孩,局长大喜。按老规矩,该男孩须先到下面乡镇去历练几年方能得提拔,局长大手一挥"这男孩必须留在城里",就这样,该男孩直接留在市里,没有下基层。每个单位,男孩成了香饽饽,稍微出色一点,便被她人先下手为强抢走了。很多女孩子谈恋爱时,只想找个门当户对或各方面与自己匹配的男孩为夫,但她们大多性格内向,有些腼腆和拘谨,往往错失良机,成为剩女。她们并非不婚族,只是寻寻觅觅,一直找不到合适的伴侣,"宁缺勿滥‘’成了她们的口头禅。曾几何时,这些女孩个个聪明伶俐,读书非常了得,一个个都是父母亲心中的骄傲,而如今,她们的婚事却成为父母不可言说的痛。
姐夫在税务局上班,昨天听二姐说,他们税务局不过几十号人,与我外甥女类似的女孩就有四五个,个个都是重点大学毕业,其中还有两个海归博士,四十多岁仍未婚,父母亲都急得要命。我们这一代,计划生育抓得那么严,许多夫妇只生了一个孩子,如今他们想让女儿为他们留下一条血脉。其中有一个母亲,居然想让其女儿去做人工授精,但其女儿反对,说什么即使做人工授精,也不在中国做,而是要去外国做。也许中国的男孩太弱,伤透了她们的心。这是他人的私亊,我管不着,只是私下觉得黑头发黄皮肤是中华民族的本色,若大街上迎面走来一个个蓝眼碧发的混血儿,心中难免会觉得有几分异类。
中国是一个十四亿人口的大国,但男女比例却严重失调,男多女少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再加上近些年来住房、教育和医疗几座大山的压迫,年轻一代许多夫妻都不愿意生育孩子,据官方消息今年生育的孩子仅七百余万。若沒有新鲜血液源源不断地补充,一个家庭、一个民族必将走向衰亡。当今这社会,城里许许多多优秀的未婚女子找不到合适的对象成为剩女,农村也有一大批条件稍微逊色的男子娶不到老婆而沦为光棍,我周边市郊,一个小小的村庄就有二、三十个光棍汉,这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也许这个问题并非我们这些黎民百姓所考虑的,我只是希望我的几个外甥女尽快找到如意郎君,有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也希望我的姐妹们不要有那么多烦恼,开开心心过好每一天。儿孙自有儿孙福,任其自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