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遗憾,能陪母亲的时间只有一天……
“我有一位好妈妈,现在亦是满头白发,我曾无数次对自己说,我要多陪陪她。”多么熟悉的歌声……
朋友圈看到这样一张照片,配文说这是我这辈子,住过最贵的房子,也是我这一生都无法交清的房租。
不错,大学生活已过了三分之二了,剩下的最关键的是我要开始还房租了。
毕业后,马不停蹄的工作,赚钱,房贷,车贷,娶妻生子各种生活琐事,团团围着你转。我们给父母最多的是金钱,父母等你最多的不是你放学待在校门口,回到家催着要出去玩或翻看零食的样子,而是守着一部手机,时刻等待准备调大音量,接你的电话。
我很遗憾,能陪母亲的时间只有一天……
假如妈妈再活30年,假如自己平均每年回家1次,每次5天。减去应酬、工作、睡觉,真正陪在父母身边只有24小时。30年总共陪妈妈的时间:24×30=720小时,差不多1个月。”
这样一道亲情计算题,看着特难受。
小时候,喜欢吃鱼,妈妈总是换着做不同种类的鱼,吃鱼的时候,妈妈总是会把鱼刺小心的剔除,放到碗里。而如今吃的不是食堂就是街上的小饭馆。
后来渐渐的就不再吃鱼了,因为每次吃鱼都会特别的想家。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和我一起的朋友单亲家庭,母亲在九岁车祸去世,在她的记忆里最多的就是母亲卖鱼的情景。所以吃鱼就成了忌讳。
记得前不久谈论知乎的时候,上看到这样一段话:“预计中国到2050年65岁以及65岁以上的人有3.22亿,80岁以及80岁以上的人有1亿。朋友对我说“2050年我自己56岁,突然挺难过的,那么多人里面,却没有我的妈妈,心里就像挤炸了一整颗柠檬似得酸疼。”
那一瞬间,我觉得自己真的好幸福也很不幸福,我拥有的温暖是别人及其渴望得到的,而却在漫无目的的时光消耗中慢慢变成了别人的遗憾。
比死亡更可怕的是遗忘,是渐渐模糊你却怎么都抓不住的笑脸
听说,人这一生,一共要经历三次死亡。
第一次,心跳停止,呼吸停滞。你在生物学上被宣告了死亡。
第二次,遗体火化,封入棺木。在这个世界上与你相关的一切痕迹被彻底清除。悄然离去,无声无息;
第三次,你离开的很多年之后,在这个世界上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也渐渐把你忘记,于是,你真正地宣告死去。
小时候,不太懂为什么要过清明节,为什么逢年过节都要给逝去的人上坟,为什么要大声的哭丧。
那时候想:死了的人,怎么可能听得到、看得到?
后来长大了,经历了奶奶离世,叔叔去世。忽然恍然大悟,当你爱的人离世,你恨不得这世间宗教全部成立,所有迷信都是真的。
有往生,有来世,这辈子是一家人下辈子还能相遇。希望那些烧掉的纸钱、纸房……真的能保障他们在另一个世界过得幸福安康;那些平日里没说出口的话,那些忏悔、祈祷,真的可以让他们听到、让神明保佑。
奶奶离世十几年,叔叔去世7年。清明节玩回去的时候,我妈就不停的催打电话问啥时回?
“清明了,爷爷想你了,你外甥女想你了,你养的小乌龟也想你了,回来吧。”
当挚爱的人离去,活着的人只能寻找千万种的纪念方式。
现在微信公众号里比较火的一位河南编辑李东红写给去世母亲的52封信,短短四个字“娘,我想你”,戳中了无数人的泪点。母亲去世后,无论工作多么繁重,李东红都会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坚持每周给远在天堂的母亲写一封信,整整一年,17万字子欲养而亲不在的哀痛,永远无法邮寄的家书。记得里面有写“我无法把你遗忘,但日子久了,我渐渐的看不清你的脸了,对不起,妈妈,世界那么大,我却没有带你去看看”。
还记得那本《第一个遗忘的人》,那个小说家汤玛斯的人生曾经一帆风顺,如今却陷入低潮。他的作品曾广受好评,现在却再也写不出像样的东西,女友也离他而去,他现在只能与老母亲相依为命。然而这天,当母亲叫不出他的名字,甚至认不出眼前就是她钟爱的艺术家儿子。他的世界瞬间崩解,就在这天,他成了第一个被遗忘的人。
对于已去的人,留给我们只有回忆。而回忆中那张最温暖笑脸却陪伴着我们每一个难过的瞬间。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奇葩说》有一期论题是“父母提出要和老伙伴们去养老院,你支持吗。”
当时看到题目的时候觉得这没什么可辩的,我们所做一切,不就是为了让父母过得开心吗?
但是马薇薇的一番话,让我醍醐灌顶。
她讲了自己的真实故事,她在北京和几个朋友合租。有一次她爸妈来看她,但是宁愿住酒店,也不在她家住。
原因是爸妈认为,女儿从小就不习惯跟别人一起住,如果这次他们住了她家,那其他人的父母来了也都会住她家,薇薇会被烦死的。
这一段话让全场落泪。
马薇薇也哽咽地说:“我们的父母太懂事了”。
张泉灵也在节目里聊起她以前采访过一个老奶奶。
问老奶奶, “你现在多久洗一次澡啊。”
老奶奶说, “其实,我都尽量不洗澡。”
老奶奶说, “我们这个年龄,一个人住,洗澡是很容易出事的。一个不小心,摔倒了,要是就这么去了,倒还好。要是把自己摔瘫了,残疾了,植物人了,那儿女下半辈子,就被我给耽误了。我不能连累了孩子,所以我尽量不洗澡……”
这个答案让人意外却不陌生。
如果有人问我这辈子让我最心酸的事是什么?
我会说,今年寒假回家的时候,看见刚做完手术的妈妈躺在病床上的样子。
那一次,我没有告诉妈妈什么时候回家,本想给她一个惊喜。
却没想到打开门的时候,没有意料中的惊喜。
妈妈不在家,我打电话问妈妈在哪,妈妈支支吾吾的说她在医院。
当我慌慌张张的赶到医院的时候,护士正在给妈妈换吊瓶,我看着她五官因为疼痛而紧缩在一起,嘴里还不停地跟护士说“轻一点,医生,太疼了”。
我的眼泪唰的就下来了。
那时我才明白,小时候总为我撑伞的,那个告诉我要坚强的女人最终还是没有抵过时间。她老了……
作者龙应台在《目送》里写道:
后来,她渐渐明白,所谓父母子女一场,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渐行渐远,你站在路的这一端,看着他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然后,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必追。”
我们每个人都是故事里的主角,父母在等我们的回头,而我们留给父母的却是一次又一次的背影。
人的一生就是被时间追赶着走,父母在加速的老去,希望留给你的不是悔意与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