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桶
这是一篇有气味的文章,不宜餐前阅读。——作者敬启
我的大妈是北京人,“姆们姆们”那种老北京。有一次我问她,去姆们南方最不适应的是什么。她跟我说了四样:冬天太冷,用不惯马桶,听不懂说话,还有晚饭吃得太早,还总喝粥,经常夜里饿得睡不着。
吃饭、排泄、沟通还有保暖,正好包括了人的基本需求。
(再次警告:正在吃饭或者打算要吃饭的先别看了)
——————————————————————
要说其他几样还可以归咎于自然条件文化差异,唯独这马桶我是特别有共鸣的,真能把人憋出内伤来。
以前楼房少,南方家家户户过日子几乎都离不开马桶。
马桶一般都是木质的,到膝盖那么高,圆形,上头有提梁,顶上有盖,要是底下有足的话,从器型上来说就是一个“卣”(还好它没有)。
每天一大早,各家就把用了一晚上的马桶放到家门口、院门口,环卫工人会推着粪车挨家挨户的“倒马桶”。等粪车一过,再把马桶清洗干净,留点底水,盖上盖放到家里备用。
要是早上起得够早,就能看到长长的里弄里,两边跟门墩似的,一尊尊敞着口整齐排列的马桶,如同接受检阅一般。别看长得都一样,可从来没听说谁家拿错马桶过,人类啊,把不算太发达的嗅觉都用在了这地方。
再早一些时候,还不是各家都有自来水,涮马桶就得上河边。你提着早上刚买的菜刚杀的鱼去河边洗洗,迎面遇到邻居提着刚刷完的马桶从河埠头走上来热情地跟你打招呼。这画面想想也是够温馨的。
我很小的时候,上厕所有自己的专座——痰盂,那会儿对马桶还没有什么怨念。后来稍微大一点儿,能坐上马桶之后,就开始挨折磨了。小便还好,除了掀开盖子那个味儿……,关键是大解,那可真是要了卿命了。大家小时候可能都玩过往河里或者泥坑里仍石头的游戏,嗯,就是那个意思。
某种程度上在马桶上拉粑粑需要的技术跟跳水比赛差不多,核心就是三个字——压水花,甭管你空中动作多优美,难度系数多高,入水压不住水花都是负分滚粗。
有人可能觉得,十米台是不是能比三米板强一些。实话告诉你们吧,我都试过,都一样婶儿的。三米板水花能溅到四米,十米台的水花就能溅到十五米,势能是会转化为动能的,而能量则是守恒的,可惜啊,这个知识点是初中才学的。
唯一有点效果的,就是水池里水比较少的话,一击到底,相对不会引起这么大水花。根据这个实验结果,我跟家里申请刷完的马桶必须我先用,他们才能用。广东话里有个说法叫“头啖汤”,我至今也想不出来我这个申请应该取个什么名儿。不过也无所谓,因为他们并没有答应我。
老话说得好,活人不能让屎憋死(但确实会憋伤)。家里解决不了的问题,我就去学校解决,不上学的日子,我就去社会上解决,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嘛,办法总比困难多。
当然,偶尔也有社会上都解决不了的时候,比如赶上每年清明节去乡下上坟(扫墓)。江南农村的公厕,简直比马桶还要可怕——在一望无垠的菜地里,有一口半埋在地下的大缸,上头搭上两块木板(可以勉强坐着,但其实还不如蹲着),外头是一个类似公交车站那种造型的茅草棚,一端开口两头镂空三向采光四面透风。
我相信,能在那玩意儿上拉屎简直就是一种神技,没有经年累月的刻苦训练是做不到的。本身能在那上面坐稳就已经很难,你得时刻保持平衡,避免整个人向后翻进那个大粪缸,你还得摈住呼吸运气使劲儿,同时你还得考虑压水花的事儿,否则这陈年旧屎被激发出来可不是闹着玩的。而且,动作幅度还不能太大,因为这茅草棚里空间非常有限,且不结实。
能坐稳、能使劲儿、能压住水花,我认为这三个条件在这种公厕里是无法同时满足的,这是一个“屈氏(去屎)不可能三角”。这还没考虑到夏天的蚊虫、冬天的风雪和恰好从这里路过看到你囧样的那个你心仪的女孩。
马未都先生在一期节目里说起过这个事儿,他的建议是上这种“公厕”可以先在缸里铺上几张报纸,别的不说,至少水花可以压住。我那会儿想不出这样的好办法来,唯一能做的就是尽量减少呆在那儿的时间,扎牢出口,守住底线,不在那儿上厕所。为此我加入了我们家的洁癖二人组,我大舅和我表弟,他们俩也是,从来不在那儿吃一口饭、喝一口水、上一次厕所,简直比入户调查的信贷业务员还要八路军。
一直到小学四年级搬了楼房,我才毅然决然彻底完全地告别了折磨我多年的马桶,但是它带给我的心理创伤还一直在延续,时不时在心里放冷枪。
比如去故宫,我就会好奇这皇上怎么上厕所,用不用马桶,他老人家能不能压住水花。后来才知道,伊马桶么也是用的,但是人家马桶里不仅倒的是玉泉山的矿泉水,还会在上面铺一层檀香木屑。那效果么,就类似跳水池子上面再浮上一堆海洋球,个么,自然是霸王龙十米台下去也激不起一点浪花了呀。
太奢侈了,作弊啊!
再后来去国外,看人家大大小小酒店里都有一个洁身器,我第一反应就是,你们也压不住水花吧?浪大了吧?擦都擦不干净只能拿水冲了,啧啧啧!环球同此凉热,我们人类就应该携起手来共同面对困难和挑战。
据说林语堂曾经在哥伦比亚大学做了一场关于中国文化的演讲。他在演讲中大谈中国文化的优越性,认为无论是衣食住行还是人生哲学,中国的都比西方的好。美国学生既觉得耳目一新,又觉得颇为怀疑。有一位女学生实在忍不住了,举手发言,问:“林博士,您好像是说,什么东西都是你们中国的最好,难道我们美国没有一样东西比得上中国的吗?”林语堂略加思考,乐呵呵的回答:“有的,你们美国的抽水马桶要比中国的好啊。”
一听就是过来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