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学习笔记阅读书籍收录

非连续性之-理性“破从众效应”

2019-03-04  本文已影响8人  Justin只问耕耘

【给思想洗澡】

任何时候,我们都是被关进自己认知框架的囚徒。身为人类,我们不可能脱离想象所构建出的秩序,每一次我们以为自己打破了监狱的高墙,迈向自由的前方,其实只是到了另外一间更大的监狱,把活动范围扩大了而已。理性帮我们打破了感性的认知禁闭,但同时也把我们禁锢在理性的牢笼当中。凯恩斯说过:每个人都被禁锢在自己的认知边界里面。困难不在于接受新观念,而在于摆脱旧观念,摆脱旧观念比接受新观念难得多。《清教徒的礼物》中:当足够的人相信一种思想,一旦一个思想变成常识的时候,这个思想就控制了我们,不是我们拥有了思想,而是思想占有了我们。笛卡尔认为,每个人在一生当中,都应该彻底的对自己的全部见解进行一次大扫除。我们应该保持普遍怀疑的方法论:绝不承认任何事情为真,除非我明明白白知道它确实为真。目标是找到那个对的基本信念,然后在这个基础之上建立自己的认知大厦。不破不立,先破后立。

【破客观真理】

我们把群体信念,错误的当做绝对正确的客观性真理,而我们不自知,从而把我们禁锢在这样的一个认知边界里。对于人而言,根本没有独立于我们主观信念之外的客观事实。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触觉是人类感官认知世界的5个通道(眼耳鼻舌身)。我们的感官在认知外界事物的时候一定会扭曲外物,就比如人类会把光的波长扭曲为颜色,人类在感知外界后通过大脑中的模型进行对比得出的结果只是大脑中模型的而已,这个模型仅仅是人类对外物的简化构建的一个模型而已。真实的世界,既没有颜色也没有声音,是人类用自己的眼睛和耳朵扭曲了这个世界而已。王阳明说:天下无心外之物,天下无心外之理。无论你看什么物看什么理,都有自己的那个主观的心印在之上。所谓的客观世界,只是经过人类大脑经过简化和扭曲了的认知而已,因此我们永远不能认知世界的真相。客观这个词从来是不成立的,所谓客一旦被观,就不再是客了。所谓真理也并不存在,真一旦被理化,就不是真实的那个真了。

【破从众效应】

我们的信念有直接经验事实证据的其实少的惊人,大多数信念(甚至全部信念)我们相信它们,是因为它们跟我们所在的群体信念体系连贯一致。所谓真理,就是群体共识。从众效应是扭曲我们认知的罪魁祸首之一。罗素曾说:很多人宁可死,也不愿意独立思考。

【反共识】

在从众效应教训中,挑出一个行事准则,那就是学会在他人犯错的时候反过来做。这个世界的问题,不在于聪明人充满疑惑,而是傻子们坚信不疑。我们要“反过来想,总是反过来想”。任何思想,当它固定在那里不流动了,它静止固定在那里,最后他会给你带来戕害的意义要大于它对你的维护生存的效益。贝索斯曾说:如果你想要创新,你必须愿意长时间被误解,你必须采取一个非共识但正确的观点,才能打败对手。巴菲特曾说:在别人恐惧的时候贪婪,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恐惧。反共识的背后是一种批判精神。创新精神的第一特征是独立思考,怀疑一切,没有批判性精神就没有创新精神。另外,世界上没有绝对的真理,只有暂时的正确。所谓的真理在所谓正确的的阶段一定是满足自冾,他恰,续冾三个条件。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