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的作文题:有一种爱,叫做...
儿子问周末作文题怎么写:有一种爱,叫做….. 说实话,我对这类半开放式作文题不太喜欢,因为很容易就走上套路,而且现在孩子的生活经历不多,要他们写多丰富深刻的内容也不太现实,所以老师规定“不可以出现骑自行车、做饭、送老人、下雨打伞…..”听得我呵呵想笑,这不是儿子常用在作文里的“故事”吗,看来大伙儿的经历都一样啊。
“有一种爱,叫什么呢?”……我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叫做放手~~嗯,好像也很套路。
儿子一摊手,怎么写?
自己去想
过了一会问,“爱”有哪些?
“宠爱、溺爱,热爱、喜爱…..嗯,爱就是爱,哪有分的?”
“我想通过其他种类的爱来引出主题啊~~”
他们现在写作文流行开头用排比,似乎这样比较有气势,但,哼哼,流于固定模式未必是好。
想过怎样把你的观点说明白吗,比如,举个例子?如果只表述爱是放手,未必有说服力,但例举一些大家熟悉的生活常识,比较容易引起共鸣,更有说服力。
比如,小宝宝开始学走路时,都是父母先扶着他走,给他支撑,随时保护不要摔跤,慢慢地父母会放开手,让他自己走,渐渐就能自己走了。
再比如,学自行车时,开始父母会在后面扶着车子帮你平衡,但最终还是要放开手让你自己来,即使会摔跤的风险,也正是如此,才能学会骑车。
这两个例子的共同点,就是放手啊。放手不是不管,而是给孩子自己成长的空间,逐渐变得强大,有自信、能独立。
龙应台说:所谓父母子女一场不过是你望着他的背影渐行渐远……嗯,我希望这是一个独立自信有智慧的背影,那么,我们也算无愧父母的职责了。
呃,怎么觉得不是你在写作文,而是我在发感慨啊……
又聊到青春期叛逆期,我说:我想了想,你好像没怎么明显的叛逆。
“为什么呢”
“大概是因为从小陪伴比较多,当有不合理的要求,拒绝时也会说明理由,让你从小就能明白做事的尺度,即使不满也会自己化解吧。当然,这件事情任重道远,小时候有小年龄的问题,长大之后的需求也会不同,总的来说,我知道你不会夸张到哪去,基本可控,剩下就看你自己的了。”
听研究犯罪心理学的李玫瑾老师讲过:在孩子6岁之前就得“立好规矩”,孩子不合理的要求就明确拒绝,那时候孩子的自我能力不大,大不了哭闹一场,但他也知道了什么可以什么不可以。
如果6岁之前不拒绝,等他长大了,到十一二岁,那时父母再去拒绝,这时他已经能够支配自我了,他会怎么做呢?离家出走、跳楼、自残,这个年纪对外还不够强大,就通过伤害自己的方式类报复对父母的不满。这恰恰是父母的过度保护,导致孩子觉得他属于你,他可以通过自我伤害的方式来伤害你。孩子长期被过度保护的结果是,他没有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对自己负责是第一位的。
看过一个故事,是一个大学生被迫带个亲戚的孩子出门溜达,结果孩子出门就要买东西,他不给买,那个10岁的男孩就威胁他说,回去告诉家人他打他,还很有信心地说,我是个小孩,你说大人会信谁?
那个大学生虽说有点懵,但也毫不犹豫地给了男孩一巴掌,还告诉他:你刚才要污蔑我打你,现在我就真的打你了,另外,你回去后我会开车跟着你们一家,在你们乱穿马路时撞上去,交通事故最多罚钱,但故意杀人可是死罪,就算你揭发你说警察会信谁?(这段没太懂)
事情的结局是,男孩跟父母回家后,他妈打电话来说,孩子原来是家中一霸,霸道不讲理,到哪儿都横冲直撞,可这次回去后变得非常乖顺,而且过马路还非要等绿灯在会走……
你说,人之初到底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也许,人之初,本无善恶,只是带养的父母成就了孩子的善恶。而这个善恶最终承受的人首先是父母自己罢了。
所以,如果你敢生孩子的话,那么无论如何都要想办法培养出善良的孩子,不为别的只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