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一生的牵挂
【一】
皖南是我一生的牵挂,一停一留,总要屡屡回眸。一山一水的牵绊,脚步便在点点的记忆中带上些许温暖。
在那里,山之后是山,水之后是水。片片绿意里是我儿时的身影和母亲的低唤声。田埂上,弟弟穿着开裆裤奔跑,向着阳光行走的方向。
不,这时,皖南与雪花亲昵,冬天的冰霜打焉了胡萝卜,冰冻的土壤里透着层层生机。一闭眼,冬打了嗝,冰雹敲响屋顶的瓦片,述说着这个季节的不同。
我钻入温热的火桶,暖暖的如母亲的怀抱。
【二】
我那样遐想着,二十多个年华里。那个古朴的村庄始终仅仅拽着我的骨骼,而后日益浸入我的血液。我试图寻找其中的元素。
山、水、石,它们怎样的与众不同
老屋、猪圈、草棚,它们怎样的古朴
野猪、狐狸、山鸡,它们怎样的稀少
……
无法,真的无法意义例举,也无法把它们过滤出我的身躯
真的,皖南,它多么的贫瘠。没有公路上的车水马龙,没有稻花香万里,没有高楼大厦的傲立,仅有的是一些山与水的叠加,几十户善良的农民耕耘着一些山地,延续着这古老的村庄。
从遥远的年代到如今,我所能知道的,只是那些大树背后的沧桑,或是那残垣背后的红色记忆。还有的,就是过年时村庄的喜庆。
清贫中的喜庆,总让我每每怀念。远离皖南的日子里,反复去书写着。不过是乡下过年时杀猪的情景,一碗碗的粉蒸肉里庆贺的又一春。这是村庄里仅有的奢侈的一次。
【三】
远离皖南好多年,但每每总在年关赶回去,和奶奶说说那棵门前石榴树的长大,以及老屋背后阶梯的老化。却不知,我一直看着的是,奶奶头上白了的发丝。
母亲拿开我手上的生菜,总怕我让我受累,仅有一次的回家,一桌的好菜,是母亲一年微笑的凝结。你看那香香的腊肉,诱人的虾仁,总让我的心时时触动着。
和父亲谈起的话题越来越少,许是长大了,不再过多的追问太多遥远城市里的故事,只是一些关爱,整个村庄便亮了起来。躬驼的背一直在我眼眸中诉说着生活的沧桑。
弟弟,拿出牌,我们开始娱乐。输与赢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在团聚。冬天的雪花也为我们庆贺,一直在窗户上绘画,好让每个孩子展开好奇的眼神。
村庄的热闹来自一场新年的团聚,那些远走的他乡的人儿,带来了一年的收获,也带来的活力和年关里的感动。
【四】
今年,皖南是一个牵挂。站在远离皖南的城市里,和着一群朋友欢度新年。没有爆竹声、没有对联、没有温热的火桶,只是,我们都漂泊在这个城市,没有走开也没有归去。
对自己说,不孤独,手机里短信不断,一个个祝福让我知道节日的到来;一群朋友的嬉戏,让我忘记一个人的行走;父母的声声关爱,把节日写上了许多的美好。
真的,不孤独,只是夜幕会拉下,电视里一桌人有说有笑吃着年夜饭触疼我的心窝,撇开头,乱逛一些论坛,写一些文章时,心不能安静下来,写写停停。
真的,不孤独,电话给朋友,问起皖南的水仙花是否绽放。昨年这日,我们还在一起畅谈一年的故事。
真的,不孤独,只是皖南的气息总是不停的充斥着我的梦乡。半夜醒来,看着窗外,是否还灯火通明,是否有月光带我远行。
转自《江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