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下架顺风车究竟解决了什么问题?
“滴滴,让出行更美好”
仿佛已经变成了一句讽刺。
距离郑州滴滴空姐遇害案三个月后,滴滴顺风车又出事了。
8月25日,根据浙江省乐清市公安局官方通报,8月24日13时,被害人赵某乘坐滴滴顺风车,从虹桥镇前往永嘉的途中被顺风车司机钟某强奸并将其杀害。
(虽然网上很多被害小姐姐的照片,
但是为了尊重死者,
保护死者隐私,
在这里不放小姐姐的照片)
这次,遇害小姐姐只有20岁。
网友找出小姐姐的微博,她的日常就像我们身边最普通的女孩子,就像身边的你我她。
然而这么年轻鲜活的生命就被人渣残忍的杀害了。
所幸的是,犯罪人渣已经被抓获。
(人渣照片)
今天我们不讨论人渣司机的一万种死法,也不声讨滴滴什么时候关闭。
我们冷静下来,想想问题到底出在哪?究竟该怎么解决问题?
短短三个月,滴滴顺风车已经沾染了两起命案。
章子怡发微博称:
那是让人滴血的“滴”吗?
没错,滴滴顺风车的安全机制以及客服的应对机制本身就存在很大的漏洞。
就拿这次案件来说:
客服称以隐私问题为由拒绝向受害人朋友提供车主信息;
从接到民警要求到最后提供相关信息花了近4个小时的时间;
犯罪嫌疑人在案发前一天被投诉,但滴滴并未进行封号等处理。
事件被嫌疑人朋友曝光后,可以说是激起了全网网友的愤怒。
截止到8月26号晚10点,关于滴滴0824遇害案的相关微博热搜已经达到了13条。
于是在重压之下,滴滴发了道歉声明声明,并免去了黄洁莉的顺风车事业部总经理和黄金红的客服副总裁职务,也表示暂时关停顺风车业务(截止到8月26号晚10点滴滴顺风车业务已经被关停)。
愤怒的民意又一次取得了胜利。
然而冷静下来,顺风车的关停真的在根源上解决了问题吗?如果没有滴滴顺风车,是不是以后都不会有类似案件的发生了呢?
事实上是,假如滴滴顺风车关闭了,但是只要坐顺风车的需求依旧存在,依然会有人找顺风车。
因为顺风车便宜而且方便。
如果到时候没有大平台的涉足,市场也没有新的可靠平台填补空白,那么顺风车反而会沦为黑车,就是所谓的“拼车”,那么这个领域将会更乱。
就是在有滴滴顺风车的现在,全国的拼车群也是多不胜数,里面更是鱼龙混杂。一些不会用滴滴顺风车的用户,通常的方法就是拼车。
而滴滴顺风车关闭之后,可能更多的用户就会向这里涌入,而这种顺风车危险系数只会更高。
武汉滴滴司机群的素质想必大家都已经有目共睹,如果以后没有了滴滴,他们的素质会提高吗?
不会的。
烂人还是烂人。
那我们真正应该做的是什么呢?
我们真正应该做的就是逼着滴滴提高它的服务质量和安全性,而不是让出租车这个行业倒退,回到10年前的出租车时代。
最合理的诉求应该是,让滴滴知道疼,然后用最严苛的条件提高顺风车的质量,最大限度提高顺风车的安全性,同时对整个行业做出巨大补偿和推进,甚至打破自身的垄断局面。
比如监管部门和滴滴以及公安系统形成有效的联动,可能会给有些部门增加工作量,但这才是改错的姿势,更是他们该做的。
而不是一味的要求关停滴滴,关停顺风车业务。
再举个简单的例子,出租车杀人案件也有,怎么没有关掉出租公司?
因为这根本就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最后借用微博网友的一段话结尾:
我活在一个魔幻世界,
被害者说女孩子真的太幸福了,
滴滴公关完后继续赚钱,
还有些畜生在群里讨论死者,
说着不堪入目的话,
媒体在渲染杀人犯的身世悲惨。
还是祝这个社会越来越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