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新书荐读|姜师立写扬州:因运河而生,因运河而兴
扬州是一个古老的地名。《尚书 • 禹贡》记载:淮海惟扬州。淮即淮河,海就是大海。说大禹分封九州,将淮河以南直至今天越南北部的中国东南地区封为扬州。据说,扬州的“扬”字释义就是“水波兴焉”。扬州自古就多水,扬州城是中国运河城市中与运河同生共长的典型。
运河三湾公园空中鸟瞰自2014年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以后,现任扬州市新闻出版局副局长姜师立先生一直围绕着大运河的保护利用奔走呼号,笔耕不辍,佳作连发,保持了一个大运河文化专家的活力和影响力。《中国大运河·扬州》一书是姜师立先生所作“中国大运河系列”的第四部。
联合申遗办代表在世界遗产大会现场(前排右一为姜师立先生)第一部《中国大运河百问》定位于大运河科普读物,第二部《中国大运河遗产》定位为运河学教科书,第三部《中国大运河文化》定位于中国大运河文化的应用研究,第四部《中国大运河·扬州》则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角度对扬州运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利用进行了全面的论述。
《中国大运河·扬州》通过介绍扬州运河的历史、分析扬州运河今天的遗存情况及扬州运河文化的特征、回顾扬州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实践,探讨了当前正在开展的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存在的不足,对下一步扬州的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提出了目标与路径,为扬州运河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传承、弘扬提供一种思路,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提供扬州经验,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提供扬州智慧。
通扬运河的前生就是西汉时开凿的运盐河中国博物馆协会主席、原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原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刘曙光先生为《中国大运河·扬州》作序。
(以下内容摘选自《中国大运河·扬州》一书序言)
大运河是一条文化之河。在千百年的疏浚、修筑过程中,其流经的各个城市都被赋予了不同的文化特征,在为沿线城市提供着地理、交通、经济与文化联系的同时,也促使运河两岸城市自身不断发展,形成了一个以运河为渊薮的城市共同体。沿线城市中与大运河关系最密切、运河文化特点最明显的,当属有“运河长子”之称的扬州。
白塔河姜先生的这本新作以扬州运河文化为切入点,以《中国大运河 • 扬州》为题,主要介绍扬州运河的发展脉络和遗产资源,从运河文化产生的动因以及扬州独特的地理环境,归纳出扬州运河文化的个性特点,进而探讨扬州运河文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为扬州的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探路。本书紧紧扣住扬州来写运河,分为扬州运河变迁史、扬州牵头中国大运河申遗、扬州运河串珠(物质遗产)、扬州运河非遗、扬州运河文化的特征及对城市精神的塑造、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扬州实践、打造扬州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示范区、从牵头申遗到牵头保护、传承、利用——“运河长子”的时代担当八章内容,还有一个附录:大运河申遗成功现场亲历记。全书共 40 万字,配有 300 多幅精美图片,特别是记录大运河申遗历程的珍贵历史照片,图文并茂,资料性、思想性俱佳。
里运河裁弯取直时让道保塔保住的镇国寺塔大运河的历史是大运河城市发展史。沿运河水陆网络在广阔空间上扩展开去的城市与乡村,它们在社会结构、生活习俗、道德信仰以及人的气质与性格上,无不打上了深深的“运河”烙印。扬州运河文化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扬州是中国唯一一座因运河而生,因运河而兴的城市,可以说,没有大运河,就没有扬州。2500年前吴王夫差的开邗沟、筑邗城造就了千年大运河,也造就了一座千年古城扬州。大运河成就了扬州的数度繁荣,也见证了近代扬州的兴衰;大运河造就了扬州的一草一木,也浸染了扬州的文化血脉;大运河塑造了扬州一个个文化面孔,更促进了扬州的文化自觉。
邵伯湖三线船闸与以往写扬州运河书籍的不同还有,本书不只是写历史上扬州的运河,而且写扬州运河的今天、扬州运河的未来,特别是围绕扬州运河文化来展开本书的脉络,阐述后申遗时代的扬州运河文化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关系,重点探讨扬州运河文化的利用方法与路径,提出要通过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扬州运河文化,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为建设人们心目中的扬州——争创城市“第四次辉煌”提供思想保障和文化支撑。姜先生的这些真知灼见,无论是对想了解扬州运河文化的普通读者,还是对运河文化研究者,以及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实践者,都是有所禆益的。
马棚湾扬州运河文化浩如烟海,希望以这样一本书来帮您浏览扬州 2500年的运河文化,同时希望与您共同打开扬州运河文化下一个 2500年的美丽画卷。
大运河的壮丽景观
本文作者:章曲
以上图文源自《中国大运河·扬州》一书,欢迎选购。欢迎关注“中国大运河系列”之《中国大运河遗产》《中国大运河文化》。
【正版现货】中国大运河文化 姜师立著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5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