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心理小组后,他发现教育和工作背景好的人困惑更多?未必如此
我的一位朋友参加了一个心理小组,已经有将近2个月了。前几天他既轻松又困惑地和我聊天:轻松之处是他现在更能接纳自己了;而困惑之处是他觉得压力好大,并隐约觉得自己根本不需要这个小组,于是想征求我的意见。
原来,他加入的小组中,有很多带着各式各样光环的人,让他觉得压力很大。有北大硕士,有在鹅工作多年的,还有拿到硕士学位接着读北大MBA的。当然也有学历相对一般的成员,他们的光环是让很多人艳羡无比的体制内工作。
而他,不过是一个野鸡二本毕业,在职场划水的小愤青罢了。
他之所以感到更能接纳自己,是因为进了小组之后他发现,与其他人相比,自己的问题根本就不是问题;比如他觉得自己性格过于内敛,会影响到人际关系。但进组之后他发现自己并没有那么差劲,因为他自己对于人际关系这件事并不是那么在意,更不会感到痛苦。
他的困惑之处在于,其他成员明明教育背景和工作都不错,却会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很不开心,这是为什么呢?甚至还有一部分成员,曾经严重抑郁并且靠服药维持过一段时间。
他本以为自己没什么好的学历背景、工作经历,产生自我怀疑很正常,但是通过和小组成员的对比反倒让他觉得自己没那么差劲,并且突然觉得那些成员似乎都在无病呻吟,于是就困惑了。
后来我和他说:你看吧,心理问题和金钱,学历,工作好坏没关系,谁都会产生。
于是他反问我:那为什么他们在学历、工作背景上都这么好呢?小组一共也没多少人,他们占了大部分,这概率也太高了吧?
这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为什么有着良好教育背景的人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或是他们自认为产生了心理问题?
但是在给他反馈之前,我纠正了一点:他们并不是在无病呻吟。
首先,他们了解得更多,更容易觉察到自己的不足并寻求改进。
比如情商这个问题,很多人无法有效管理自己的情绪,也会任由情绪蔓延开来,最后的结果自然是一直不好。而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对自己的要求普遍比较高,希望自己能够好上加好,那么就势必会想方设法提升自己。
关于心理成长,实际没有什么止境可言。当你的认知不断升级、交际不断变广时,就需要持续提升以应对外界的变化。而弗洛伊德大爷提出的潜意识,更是足够我们探索几辈子了。
在《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中指出,不同学历的人,对于心理健康知识的了解及对心理健康的行为和意识上,都呈现了显著差异。通俗点说,学历越高的人,对心理健康知识越了解,并且更加有“心理保健”的意识。
所以我们看到的现象就是,那么多高学历、工作牛P的人,还都跑去心理小组“无病呻吟”。但这并不意味着那些对心理问题了解不多的人,就没有问题。正是因为他们不了解,所以根本不会想到去解决,也就不会被看见。
第二,他们从事的多为脑力劳动,精神更为紧张。
李玫瑾教授曾说过,那些做体力工作的人,会比脑力劳动的人患抑郁症的概率低,这有一定的道理。劳动会产生身体上的疲惫感,我们的身体为了抵抗这种疲惫感,就会分泌让我们兴奋的物质用以对抗疲惫感。用运动的方式去预防和减少抑郁症的产生,也是这个原理。
而高学历的人通常从事脑力劳动,如果没有运动或是其他精力管理的习惯,精神压力所带来的就只有消耗,自然对情绪的影响也会比较大。
在这点上的确是客观事实,但这并不代表体力工作者就不会患抑郁症或产生其他心理问题,只是由于各种原因,他们也许没有及时就诊,或是在问题初期就自己解决掉了。因此我们看见的还是那些脑力劳动者。
第三,他们比较有钱。
这也是一个客观事实,总体而言脑力工作者收入较高。但有钱人容易产生心理问题,也许是个假象。
心理问题不像躯体疾病那样容易被人们接受和治疗,所以收入较低的人群产生心理问题时,基本都是“扛一扛就过去了”。毕竟咨询费很贵,即便是去公立医院也是不小的开销,没准还直接被开药。
但是对于一些收入尚可的人来说,这笔钱也许不算什么,他们更注重让自己变化之后带来的体验,所以他们愿意支付一定费用,去解决问题或让自己成长。
最终大家看到的结果就是:他们都有各种各样心理问题,而那些没什么钱的人更快乐。
但是那也许不是真相,不过是我们看到的表面。
总结
这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吃不饱饭的人,一种是吃饱了撑着的。我们总说吃饱了撑着的人,闲出心理问题;但吃不饱饭的人根本不是没工夫产生心理问题,不过是硬扛罢了。
文|@鸵鸟说话
图|colorhub.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