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活|人生倒计时清单
【原创 】
大约是两年前,我们去看姣姨,她当时已过八十岁,老伴刚去世,是在他们客居昆明外孙家的时候突发心梗。
去世时还在口罩期间,就地火化之后,她一个人回了长沙的家。
敲门之后,我简直惊呆了。
那是我见过的最干净的家,以及最简洁的祭坛。
除了最简单的沙发、电视机外,她家基本上就像日本电视剧《我的家里空无一物》那样空无一物。
墙面洁白,甚至没有照片。只在玄关处放钥匙的小台面上放了一对电子蜡烛,照片用的是半寸的证件照,红色背景前的一颗头脸,叔叔很慈祥地笑着。
阿姨说,他把叔叔所有的东西都烧了,衣服、书籍、日用品,包括日记本。
他们之前感情很好,所以她的决绝,尤其令我吃惊。
在此之前,他们的女儿患癌症去世,她也把女儿的东西全部处理了,连那种“花很多钱拍的写真大照片”,她声音爽脆地说,不要给外孙留负担——我现在不处理,将来他要来面对这些,麻烦。
当外孙表示要照顾她的时候,她决然说:谢谢!外婆不用你管,你没有任何义务来替你妈妈背负担。
她现在跟儿子住在广州从化,精神很好,声音依旧爽脆,每天能出门走一万步以上。
年前去养老院看另一位阿姨,她之前与老伴一起住个双人间,按规定能放的私人物品也很少。
但他们感觉很好,甚至过年都不愿回家。孩子们对他们不错,每个周末都来看望。去年叔叔突然去世,留下阿姨一个人,以为她不会再去住养老院,谁知她很快就住回去了——还是不愿意麻烦孩子们。
我当时也在想:人老了,那些跟随一辈子的物件,真的不重要了吗?
前不久看苏东坡传,看他一贬再贬,也不会攒钱,每到一处,房子还要自己建,又慷慨好客,常常弄到囊空如洗,他倒觉得从此一身“轻安”了。
所以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
不计东西,也不用留东西。
日本在发达国家中最早进入老年社会,对老龄生活的研究最为透彻,他们新近提倡一个概念:终活——人生临终前的活动,其中一项就是从40岁以后处理个人物品,列出一个简单的时间表如下。我虽然不见得全部赞同,但总的方向是很认可的:
40岁,开始物品大量断舍离。
50岁,处理赛车、登山杖等青年时期喜爱的运动器械工具等,处理掉90%的书籍。
60岁,处理不动产和家具,只留一处简单好打理且交通方便的,或干脆去租一套小房子住,整理银行存折股票证券信用卡等,只留1张最方便的银行卡。
70-80岁,处理汽车,开始完全依靠公共交通生活。处理艺术品古玩等收藏,走出对嗜好品的执着。精简和处理相册,留最小数量的照片,并拷贝一份电子版给孩子。
80岁以后,逐步解约各类网络ID,如邮箱、购物账号、支付方式、各种会员等,只留一个电子支付。处理掉大部分锅碗瓢盆等其他日用品。委托个人或机构处理住房和最后的手机微信等账户信息。
这是一张看上去令人伤感的清单,但正如富兰克林所言:人生唯有税收和死亡不可避免。与其自欺欺人不敢提及,还不如大大方方早做准备。
丘吉尔对此的态度是:酒店关门我就走。
酒店是拎包入住的客居,人生如寄,飞鸿雪泥,反过来说,也就是像姣姨那样,可以拎包就走,走前连包都清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