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泪大电影《何以为家》:黎巴嫩版的《妈妈再爱我一次》
3亿多票房,豆瓣评分9.0。
小制作、文艺片、小语种。
5月,世界被她点燃。
她就是黎巴嫩电影《何以为家》,这部影片凭借着影片所展现的深刻话题:生而不养,何以为爱,何以为家?
打动了无数的观众,也应当被视为黎巴嫩版的《妈妈再爱我一次》。
影片讲述的12岁少年赞恩,生长在逼仄肮脏的贫民窟里。
他每天耳朵里充斥着父母的怒吼和周围乱糟糟的生活环境,一家人过着食不果腹的生活。
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生活窘境,费恩的父母却生育了7个子女。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还把费恩的11岁妹妹嫁给了一个30多岁的超市老板为妻,几个月后因为怀孕流产而死去。
在外面流浪的费恩,因为要回家找自己的出生证明而意外地听到这个消息。
他愤怒之余用刀刺伤了超市老板而被捕入狱,并被判5年徒刑。
图片来自网络他在少年监狱中看到一个电影节目,毅然打电话给节目主持人要求控告父母。
由此,他的故事也为无数人所知晓。
这样基于真实故事改变的电影,据介绍是导演用了5年的时间。
其中有3年的时间都是她深入贫民窟、拘留中心、少年监狱后形成的。
因此,这部影片的艺术真实堪比纪录片。
难怪很多观众看后,都赞叹这部影片的生活真实。
影片所展示的黎巴嫩社会底层的儿童生活,其实也不是孤立的。
如今,依然饱受战争之苦、动荡之苦的国家,还有很多。
社会动荡,首当其冲影响的是儿童。
影片中,我们看到费恩流浪生活的艰苦,都让人难以想象。
这样一个12岁大的儿童,却因为流浪帮助照看一个1岁多一点的婴儿,还得给婴儿喂奶。
他拖着疲惫的皮包骨身躯,在街道上流浪、觅食、寻求帮助的画面,直击观众的心房。
图片来自网络电影是没有国界的,不管是来自哪个国家的电影,只要是打动了观众,都应当是成功的艺术品。
而这部影片为何能以真情打动所有的观众,道理很简单。
导演对这部影片事先的准备,过程中的高度投入和认真,使得这部影片异军突起,让人过目不忘。
我国已经是名副其实的电影大国,年产900多部影片,每年却只有几十部佳作。
年产影片仅有45 %可进入影院,而这45 %的作品中,还有一少半进入影院只能放映一两天便被撤下。
造成这个原因的关键,还是创作者对影片的剧本重视不够,缺少精雕细刻。
而在制作中,也常常是以快取胜,缺乏对生活的提炼和打磨。
尤其是反映当代火热生活的艺术精品从质量上和数量上都远远不够。
而《何以为家》的票房逆袭,也在提醒我们:唯有以真情对待艺术,对待生活,向生活矿藏要素材、要故事,才能最终赢得观众的青睐!